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山鸦噪处古灵湫,乱沫浮涎绕客舟。


未暇燃犀照奇鬼,欲将烧燕出潜虬。


使君惜别催歌管,村巷惊呼聚玃猴。

我行日夜向江海,枫叶芦花秋兴长。


长淮忽迷天远近,青山久与船低昂。


寿州已见白石塔,短棹未转黄茅冈。

紫金山下水长流,尝记当年此共游。


今夜南风吹客梦,清淮明月照孤舟。

谏省新登二直臣,万方惊喜捧丝纶。


则知天子明如日,肯放淮南高卧人。

东行取次阅三州,击鼓清晨复解舟。


车骑纷纭追过客,歌钟凄咽动潜虬。


宦游底处非巢燕,归计何嫌诮沐猴。

城隅结危栋,仿佛凌烟霓。


平观飞雨来,俯窥巢禽栖。


浩荡孤思发,幂历蔓草齐。

畴昔西州谢法曹,声名籍甚我徒劳。


升沉一府已荒冢,憔悴两人犹二毛。


眼见荣华能几日,心知富贵只秋毫。

昔人把菊望青榼,今我持酒无黄花。


自催屋里红鳞脍,不弹墙头白项鸦。


寿春城高枕淮水,绿蒲疏疏暮帆起。

清川夜流明月光,城上有乌啼女墙。


月明不掩斗与气,鸟啼未归云点霜。


霜寒月冷古时狱,下有苔蠹之雄铓。

野村仍剪茅,当此茂林下。


晴晖叶上明,翠影杯中泻。


鲜风时飕飗,轻裾自萧洒。

群生自知机,不可欺以异。


此虽鸥与驯,鸥亦鱼所避。


坐熊临碧水,安得同一致。

从事谁独贤,而来均宴喜。


幽禽杂啸呼,珍木竟丛倚。


兴将物色俱,闲厌箫鼓美。

蟋蟀在秋堂,芙蕖出深水。


浩露同一色,澄澈寒鉴里。


佳人耻施朱,欲与天真比。

卉木日以发,中圃日以嘉。


欢言乐和景,及此鬓未华。


春风实无几,凌乱枝上花。

高轩盛丛菊,可以泛绿樽。


馀甘自同荠,忘忧宁用萱。


有木皆剥实,何草不陈根。

初日照城楼,流晖及菌阁。


上收花雾红,下见春烟薄。


信美是殊邦,而淹佐时略。

晚系孤舟古岸隈,蒹葭风定渚鸥回。

山兼野色苍茫去,月向淮心晃荡来。

秋色解将愁并至,年华偏与客相催。

浩荡平波欲接天,天光波色远相连。


风鸣雨桨初离浦,岸转青山忽对船。


泽国秋高添气象,人家南去好风烟。

堂皇敞而华,檐牙照池水。


钿叶矗新团,玉莩粲繁花。


游鳞竟泼泼,幽石仍齿齿。

兰菊被秋坂,危宇冠层巅。


杂树自隐日,修条争刺天。


石斜苔附秀,樛穷蔓倒悬。

烟筱环曲堤,飞轩俯幽渚。


水容静可鉴,倒见城头树。


青蒲矗尔秀,白鸟瞥然去。

尝闻淮南王,鸡犬从此去。


至今山头石,马迹尚有处。


使臣辞从官,终日绝尘虑。

肇允缔层宇,岧岧少城隈。


凭轩肄师孑,中坐合宾罍。


白日披霞上,苍山障雾回。

昔人有机心,鸥鸟舞不下。


太守心异昔,寒灰与时化。


尔既不我猜,余亦无尔诈。

使君班春还,于焉衎吾属。


四阿住翚棘,聊以便凉燠。


栋表飞云逝,题端邀月宿。

涉园憩何处,道左荫华榱。


幽寻乏朋往,胜晤徒自知。


文禽弄不歇,惠风至无期。

东谯已自高,复此构层宇。


谁谓淮南远,风物美无度。


飞岑纳昼碧,流月遗宵素。

黄黄真是小巫娥,买恐千金价不多。


别母语娇空有泪,对人声颤未成歌。


产从南国胜桃李,携去东山隐薜萝。

君章才五色,知尔得家风。


故里旋归驾,寿春思奉戎。


天寒长蛇伏,飙烈文虎雄。

列郡专城分国忧,彤幨皂盖古诸侯。


仲华遇主年犹少,公瑾论兵位已酬。


草色青青宜建隼,蝉声处处杂鸣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