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三年辄去岂无乡,种树穿池亦漫忙。


暂赏不须心汲汲,再来惟恐鬓苍苍。


应成庾信吟枯柳,谁记山公醉夕阳。

短竹萧萧倚北墙,斩茅披棘见幽芳。


使君尚许分池绿,邻舍何妨借树凉。


亦有杏花充窈窕,更烦莺舌奏铿锵。

春风欲动北风微,归雁亭边送雁归。


蜀客南游家最远,吴山寒尽雪先晞。


扁舟去后花絮乱,五马来时宾从非。

不爱入州府,畏人嫌我真。


及乎归茅宇,旁舍未曾嗔。


老病忌拘束,应接丧精神。

由来巫峡水,本自楚人家。


客病留因药,春深买为花。


秋庭风落果,瀼岸雨颓沙。

不斗门馆华,不斗林园大。


但斗为主人,一坐十馀载。


回看甲乙第,列在都城内。

晓来红萼凋零尽,但见空枝四五株。


前日狂风昨夜雨,残芳更合得存无。

柳带谁能结,花房未肯开。


空馀双蝶舞,竟绝一人来。


半展龙须席,轻斟玛瑙杯。

新展山园半亩强,笑人车马出笼坊。


山禽乍暖殷勤语,野花无风自在香。


点点水纹迎细雨,疏疏篱影界斜阳。

久矣云霄铩羽翰,小园聊得赋春寒。


风生鸭绿纹如织,露染猩红色未干。


不向山丘叹零落,且从儿女话团栾。

放翁老手竟超然,俗子何由与作缘。


百榼旧曾夸席地,一窗今复幻壶天。


梦回橙在屏风曲,雨霁梅迎拄杖前。

美睡宜人胜按摩,江南十月气犹和。


重帘不卷留香久,古砚微凹聚墨多。


月上忽看梅影出,风高时送雁声过。

窄窄柴门短短篱,山家随分有园池。


客因问字来携酒,僧趁分题就赋诗。


晨露每看花藟坼,夕阳频见树阴移。

市尘不到放翁家,绕麦穿桑野径斜。


夜雨长深三尺水,晓寒留得一分花。


闷从邻舍分春瓮,闲就僧窗试露芽。

谁为闲愁拨不开,小园也复有池台。


清泉白石皆吾友,绿李黄梅尽手栽。


冲雨茭鸡时上下,近人栗鼠不惊猜。

横林摇落弄微丹,深院萧条作小寒。

秋气已高殊可喜,老怀多感自无欢。

鹿初离母斑犹浅,橘乍经霜味尚酸。

厌住愁城徙醉乡,春风也肯到山房。


鸭头绿涨池平岸,猩血红深杏出墙。


淡薄相遭心已懒,修行无力梦犹狂。

祠禄縻人未弃官,春深幽谷有馀欢。


笋生遮道妨行药,果熟团枝碍整冠。


煮酒拆泥初滟滟,生绡裁扇又团团。

东轩嫩日上疏棂,吹尽浮云作意晴。


林暖墙头双鹊语,水清池面小鱼行。


畦添药品谁能别,架引藤阴忽已成。

席地幕天君勿嘲,随宜野蓛与山殽。


幽花避日藏深叶,归燕寻人理旧巢。


曲水咏觞空念昔,斜川邻曲自论交。

西戍归来鬓已霜,生儿又过乃翁长。


眼明身健残年足,饭软茶甘万事忘。


学废仅能书姓字,客来懒复倒衣裳。

人生如意每难全,草草园池却自然。


世事已抛高枕外,春风常在短筇前。


堕空花片纷红雨,遍地苔痕长绿钱。

古寺朱扉傍水开,高僧笑语共徘徊。


阴阴曲径人稀到,一一名花手自栽。


竹笕引泉滋药垄,风炉篝火试茶杯。

小园草木手栽培,袤丈清池数尺台。


拄杖倦时闲倚壁,芳醪熟后喜传杯。


春芜满地鹿忘去,夏木成阴莺自来。

衰病犹烦药石功,残春终日在园中。


地偏幽草为谁绿,雨霁新花如许红。


足蹇扶持须稚子,杯深暖热赖邻翁。

散发阳狂不计年,园林只在小窗前。


断虹千尺卷残雨,新月一钩生暮天。


腊酿拆泥留客醉,山茶落硙唤儿煎。

水满池塘叶满枝,曲廊危榭惬幽期。


风和海燕分泥处,日永吴蚕上簇时。


闲理阮咸寻旧谱,细倾白堕赋新诗。

若耶溪边鹤发叟,流落一生端坐口。


如今不怕桃李嗔,更因竹君得梅友。


岭头羁旅万里愁,江上凄凉一杯酒。

佳园寂无人,满地梅花香。


闲来曳拄杖,腊月日已长。


朱桥架江面,栏影摇波光。

重台谖草初离土,百叶缃梅已满枝。

莫道山家杀风景,也能醉倒向东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