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宿雾雕栏霁,轻烟画榻流。


图书分太液,翰墨写瀛洲。


玉轴标云汉,金函控斗牛。

长告今朝满十旬,从兹萧洒便终身。


老嫌手重抛牙笏,病喜头轻换角巾。


疏傅不朝悬组绶,尚平无累毕婚姻。

头上渐无发,耳间新有毫。


形容逐日老,官秩随年高。


优饶又加俸,闲稳仍分曹。

承华东署三分务,履道西池七过春。


歌酒优游聊卒岁,园林萧洒可终身。


留侯爵秩诚虚贵,疏受生涯未苦贫。

五月长斋戒,深居绝送迎。


不离通德里,便是法王城。


举目皆僧事,全家少俗情。

寥廓高翔不可追,风云失路暂相随。


方同洛下书生咏,又见军前大将旗。


雪里命宾开玉帐,饮中请号驻金卮。

一旦高辞将相权,身名从此庆双全。


人夸迹已风尘外,谁道心游日月边。


未许前贤专晚节,更将馀事发春妍。

越王城下水融融,此乐从今与众同。


满眼芰荷方永日,转头禾黍便西风。


湖光尽处天容阔,潮信来时海气通。

望断钧天白玉都,石田茅屋讵应无。


况蒙一字荣褒衮,便觉千峰胜画图。


旧弼诗情高绿野,狂奴心事只风雩。

归来寂莫卧漳滨,梦想威容阻再亲。


绿野遥闻花欲语,赤书还喜雁来宾。


闲中有句人争诵,妙处无心物自春。

地兼梁益盛中权,自昔畴咨出万全。


定喜封章来活国,故烦伏轼去筹边。


军民传诏欢声溢,妇女迎门巧笑妍。

公子威名动海滨,四年相与愧情亲。


忽闻黄钺分全蜀,更祝彤庭列九宾。


执手便惊成契阔,赠言还喜和阳春。

百年地辟有奇功,创见犹惊鹤发翁。


共喜安车迎国老,更传佳句走邮童。


闲来且看潮头入,乐事宁忧酒盏空。

庄生述天理,老固当念佚。


举世用自劳,谁能以为必。


我公谢鼎司,嗣子都华秩。

板舆曾至郑,灵輤此归周。


行哭人增慕,凝茄月正秋。


九原开祔穴,故土覆新丘。

九月秋风急,三川苦雾迷。


卜邙新隧启,度巩短箫齐。


宝剑知终合,灵蟾已陨西。

逸驾欢迎养,飞轩适所宜。


营菟兹寓老,趋鲤即闻诗。


地胜心逾放,人闲趣自奇。

赤帝收三杰,黄轩举二臣。


由来丞相重,分掌国之钧。


我有握中璧,双飞席上珍。

天格康公寿,无疆是此辰。


宗功还介弟,相业似先臣。


玉杖敦长日,金芝得大春。

雪谷冰崖枯槁士,土锉无烟寒堕指。


朝饥郁屈鸣不平,乌玉磨云翻砚水。


花光若朽补之穷,吐作冷花春几几。

少年场上立黄昏,一片归心不可言。


月到今宵微有魄,人从何处正消魂。


桃花骑出胡名马,竹叶携来鲁上尊。

独持子房计,欲伴赤松仙。


犹行少傅事,更觉大夫贤。


诏策容就问,子孙随拜前。

罢草王言星岁久,嵩高山色日相亲。


萧条雨夜吟连晓,撩乱花时看尽春。


此世逍遥应独得,古来闲散有谁邻。

绮阁仙云曙,黄扉佛日晴。


隋珠双照夜,赵璧互连城。


学语翻多态,回眸欲寄情。

六洞三山次第看,白云回望满长安。


何须更觅莲花藏,一代金轮属宰官。

十年湖海话禅机,归问云山旧衲衣。


后夜月明金锡冷,遥空笙鹤不停飞。

百丈金身照绿苔,青莲璎珞护瑶台。


天龙一指犹堪竖,莫诧西方大士来。

野鹤孤云去路长,袈娑随处谒空王。


楞伽一卷焚香坐,先到裴公绿野堂。

楼头红日近扶桑,乳燕参差入画梁。


雪乳乍分卢处士,天香元属魏平章。


移来上苑非金谷,烹处中泠是玉堂。

杨花飘落遍天涯,十二雕阑散曙鸦。


玉碗坐邀阳羡月,金盘驰送洛城霞。


清香恍坠幽人席,艳色偏归上相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