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江湖秋日暮,远客若为情。


宿舸沙边缆,征鸿云外声。


星河摇倒景,鼓角起江城。

重湖望不极,秋色蔼残阳。


洲渚云沙白,菰蒲霜叶黄。


飞帆适沅澧,回雁过潇湘。

濯足洞庭波,秋高翠增岳。


美人渺何在,使我怀抱恶。


悠悠江湖深,坐阻关山邈。

湖光如镜平,风雨一摇荡。


蜿蜒舞翠蛟,汹涌叠银浪。


帆樯走阵马,势出霄汉上。

西风木叶脱,洞庭水层波。


蘋芷满洲渚,有怀忧思多。


眇眇帝子愁,欲降山之阿。

江湖渺无涯,怅然怀震泽。

地分吴楚远,天共云水白。

鲈鱼正堪脍,蟹螯亦可擘。

此身堕江湖,恍若在清梦。


梦中亦何为,思古亦长恸。


心驰关塞远,目与飞鸿送。

秋色到极浦,层空霭行云。


长剑抚玉珥,欲降云中君。


桂旗澹偃蹇,风驭何缤纷。

地枕江湖阔,秋来多郁蒸。


山城少见日,雾雨长冥冥。


今夕定何夕,月华风露清。

登楼窥洞庭,沧波渺无际。


波间起飞龙,惨澹带云气。


云雷倏变灭,天水共澄霁。

楼观岳阳尽,川迥洞庭开。


雁引愁心去,山衔好月来。


云间连下榻,天上接行杯。

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


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

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
江国逾千里,山城仅百层。


岸风翻夕浪,舟雪洒寒灯。


留滞才难尽,艰危气益增。

湖阔兼云雾,楼孤属晚晴。


礼加徐孺子,诗接谢宣城。


雪岸丛梅发,春泥百草生。

岳阳城下水漫漫,独上危楼倚曲栏。


春岸绿时连梦泽,夕波红处近长安。


猿攀树立啼何苦,雁点湖飞渡亦难。

欲为平生一散愁,洞庭湖上岳阳楼。


可怜万里堪乘兴,枉是蛟龙解覆舟。

汉水方城带百蛮,四邻谁道乱周班。


如何一梦高唐雨,自此无心入武关。

身如病鹤短翅翎,雨雪飘洒号沙汀。


天风忽吹不得住,东下巴峡泛洞庭。


轩皇张乐虽已矣,此地至今朝百灵。

峭巘孤城倚,平湖远浪来。


万寻迷岛屿,百仞起楼台。


太守凭轩处,群宾奉笏陪。

卧闻岳阳城里钟,系舟岳阳城下树。


正见空江明月来,云水苍茫失江路。


夜深江月弄清辉,水上人歌月下归。

楚望何苍然,曾澜七百里。


孤城寄远目,一写无穷已。


荡漾浮天盖,四环宣地理。

岳阳楼上日衔窗,影到深潭赤玉幢。


怅望残春万般意,满棂湖水入西江。

庆历四年春,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。
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废具兴,乃重修岳阳楼,增其旧制,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,属予作文以记之。


予观夫巴陵胜状,在洞庭一湖。

优游滕太守,郡枕洞庭边。

几处云藏寺,千家月在船。

疏鸿秋浦外,长笛晚楼前。

仕宦自飘然,君恩岂欲偏。


才归剑门道,忽上洞庭船。


坠絮伤春目,舂涛废夜眠。

【其一】


投荒万死鬓毛斑,生入瞿塘滟滪关。


未到江南先一笑,岳阳楼上对君山。


【其二】


满川风雨独凭栏,绾结湘娥十二鬟。

轩皇乐罢拱朝班,天地为家不闭关。


惟有金炉紫烟起,至今留作御前山。

去年新霁独凭栏,山似樊姬拥髻鬟。


个里宛然多事在,世间遥望但云山。

满川风雨独凭栏,绾结湘娥十二鬟。

可惜不当湖水面,银山堆里看青山。

湘岸多深林,青冥昼结阴。


独无谢客赏,况复贾生心。


草色虽云发,天光或未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