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金山楼观何耽耽,撞钟击鼓闻淮南。


焦山何有有修竹,采薪汲水僧两三。


云霾浪打人迹绝,时有沙户祈春蚕。

老向巴人里,今辞楚塞隅。


入舟翻不乐,解缆独长吁。


窄转深啼狖,虚随乱浴凫。

收帆下急水,卷幔逐回滩。


江市戎戎暗,山云淰淰寒。


村荒无径入,独鸟怪人看。

送客苍溪县,山寒雨不开。


直愁骑马滑,故作泛舟回。


青惜峰峦过,黄知橘柚来。

湓口放船归,薄暮散花洲宿。
两岸白蘋红蓼,映一蓑新绿。


有沽酒处便为家,菱芡四时足。

画船四月满旗风,饮散匆匆鹢首东。


醉里偏怜江水绿,意中已想荔枝红。


断碑零落莓苔遍,幽涧淙潺略彴通。

鼓吹喧江雨不开,丹枫落叶放船回。


风行水上如云过,地近岭南无雁来。


楼阁人家卷帘幕,菰蒲鸥鸟乐湾洄。

梅子成阴夹道周,木绵吐焰满江头。


春来不是无桃李,腊月开花已落休。

晨炊只煮野蔬汤,更拣鲜鱼买一双。


病眼未能禁晓日,西窗莫闭闭东窗。

拦街父老不教行,出得东门已一更。


一事新来偏可意,梦中闻打放船钲。

濒江楼阁祇遥看,却恐登临不足观。


已是老来无眼力,更供两岸万峰寒。

永和不到又经秋,淡日微风好放舟。


最是可怜江上路,人来人去几时休。

破晓开船船正行,忽然头上片云生。


秋江得雨茶鼎沸,怒点打篷荷叶鸣。


远听滩喧心欲碎,近看浪战眼初明。

岸岸人家住,门门面水开。


老翁扶杖立,稚子看船来。


一夜鸣春雨,诸滩涨绿醅。

春旱愁人是去年,如今说着尚心酸。


篙师莫遣船迟著,见说苏州好牡丹。

畴昔清溪峡,船头戏彩翰。


十年空往事,一梦记前滩。


陡绝垂苍壁,澄虚列翠峦。

浩荡清江水,依微绿树风。


解维春雨外,弭棹夕阳中。


江草生新径,岩花点旧丛。

放船千里凌波去。
略为吴山留顾。
云屯水府,涛随神女,九江东注。

社下钟声送客船,凌波挝鼓转沧湾。


横烟袅处鸡豚社,落日浓边橘柚山。


八表茫茫孤鸟去,万生扰扰一舟闲。

老禅竿木各逢场,诗客端来共苇航。


一任颠风聒高浪,满船欢笑和诗忙。

打头风急鼻雷鼾,醉梦闲心铁石顽。


惟有爱山贪未厌,西山才了又东山。

忆曾总领道山仙,自挽狂澜制百川。


廷策万言功盖世,台评三上力回天。


楚东剩喜诗邮速,天北催颁诏墨鲜。

落日放船好,好歌冽水湄。


偶来成独往,不复问前期。


近水观鱼乐,投林动鸟疑。

冬温寒日好,岁晚早梅开。


帆脚随风转,江流与岸回。


坐怜青嶂远,静见白鸥来。

船过柳湾亭曲。
万叶圆荷浮绿。
月照水珠明。

论文大业千秋,纵饮平原十日。


尊开南浦潮生,缆解东山月出。

浦外金波浩浩,城头玉漏迟迟。


斗有十千美酒,人逢三五佳期。

风传蘋末微凉,棹拨縠纹细浪。


君看月映红霞,何异花明锦帐。

主宾尽脱形骸,风月共开怀抱。


却怜倾盖新知,宛似班荆旧好。

烟霞癖入膏肓,天地容吾疏放。


不须按拍弹弦,自有渔歌牧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