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岩垂匹练千丝落,雷起双龙万物春。


此水此茶俱第一,共成三绝鉴中人。

日暮心无憀,吏役正营营。


忽惊芳信至,复与新诗并。


是时天无云,山馆有月明。

翠巘公门对,朱轩野径连。


只开新户牖,不改旧风烟。


虚室闲生白,高情澹入玄。

箕颍人穷独,蓬壶路阻难。


何如兼吏隐,复得事跻攀。


岩树罗阶下,江云贮栋间。

池上今宵风月凉,闲教少乐理霓裳。


集仙殿里新词到,便播笙歌作乐章。

写了吟看满卷愁,浅红笺纸小银钩。


未容寄与微之去,已被人传到越州。

朱绂仙郎白雪歌,和人虽少爱人多。


明朝说与诗人道,水部如今不姓何。

袖里新诗十首馀,吟看句句是琼琚。


如何持此将干谒,不及公卿一字书。

君年殊未及悬车,未合将闲逐老夫。


身健正宜金印绶,位高方称白髭须。


若论尘事何由了,但问云心自在无。

秦城南省清秋夜,江郡东楼明月时。


去我三千六百里,得君二十五篇诗。


阳春曲调高难和,淡水交情老始知。

莲幕遥临黑水津,櫜鞬无事但寻春。


梁王司马非孙武,且免宫中斩美人。

松间风未起,万叶不自吟。


池上月未来,清辉同夕阴。


宫徵不独运,埙篪自相寻。

飞蓬卷尽塞云寒,战马闲嘶汉地宽。


万里胡天无警急,一笼烽火报平安。


灯前妓乐留宾宴,雪后山河出猎看。

莫嗟华发与无儿,却是人间久远期。


雪里高山头白早,海中仙果子生迟。


于公必有高门庆,谢守何烦晓镜悲。

苏州刺史例能诗,西掖今来替左司。


二八城门开道路,五千兵马引旌旗。


水通山寺笙歌去,骑过虹桥剑戟随。

钱塘山水有奇声,暂谪仙官领百城。


女妓还闻名小小,使君谁许唤卿卿。


鳌惊震海风雷起,蜃斗嘘天楼阁成。

乐天书内重封到,居敬堂前共读时。


四友一为泉路客,三人两咏浙江诗。


别无远近皆难见,老减心情自各知。

青丘神父能为政,碧落仙翁好作诗。


旧事齐儿应共记,新篇楚老得先知。


怀砖大岘如迎日,供帐阊门胜去时。

赠我新诗许指瑕,令人失喜更惊嗟。


清于夷则初秋律,美似芙蓉八月花。


采菲直须论下体,炼金犹欲去寒沙。

君操笔耒启新畬,耕遍西溪万卷馀。


藜杖芒鞋来得得,柳风花雨政疏疏。


是家人物孙如祖,惊代诗文我爱渠。

适亲德范仰循循,遽喜名章肆笔成。


剩说台高今胜昔,极知星聚暗还明。


当家翰藻争春丽,上客词源彻底清。

冷云去仍来,冻雨落还歇。


平明一篙涨,珍重送船发。


端成南溪泛,宁复东堂谒。

使君来暖东堂席,又见堂前花信息。


小白犹封竹外枝,微黄已点眉间色。


山城十月如春台,闻有细书天上来。

三白何忧稼穑艰,天于玉粒未吾悭。


不知夜色明空外,但觉朝寒到梦间。


谁子骑驴吟灞上,何人跋马客蓝关。

毛公明于诗,其系宜善续。


前示五长篇,大须倾几曲。


岂特元和间,咳唾成珠玉。

许氏世工诗,浑棠格力微。


独能兼古律,无不是珠玑。


捧卷光蓬室,停车照竹扉。

文章天下称公器,诗在文章更不疏。


到性始知真气味,入神方见妙功夫。


闲将岁月观消长,静把乾坤照有无。

通衢选地半松筠,元老辞荣向盛辰。


多种好花观物体,每斟醇酒发天真。


清朝将相当年事,碧洞神仙今日身。

第门行马护清埃,拂席时时宴具开。


安石风流今日是,平津宾客几人来。


幄中谋熟君筹在,川上身闲汝楫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