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抹红匀粉墙头面。
轻烟混、垂杨金线。
半落半开春眷恋。

玉坛消息春寒浅。
露红玉、娇生靓艳。
小怜鬓湿燕脂染。

桃蕊初谢,双燕来后,枝上嫩苞时节。
绛萼滋浩露,照晓景、裁剪冰绡标格。
烟传靓质。

千丝雨湿东风剪。
短墙外、红轻翠软。
绛绡重叠胭脂浅。

东风初到乌衣路。
开尽了、轻红千树。
癫狂不见当年杜。

天女遗香,似丈室缤纷,重睹芳艳。
倚日熏霞,何处映红人脸。
容易万感逢秋,听雨旧情零乱。
甚花偷得春风巧。
匀粉薄、凝脂犹少。
梅花冷淡桃花俏。

杏花飞帘散馀春,明月入户寻幽人。


褰衣步月踏花影,炯如流水涵青蘋。


花间置酒清香发,争挽长条落香雪。

江左风流王谢家,尽携书画到天涯。


却因梅雨丹青暗,洗出徐熙落墨花。

牡丹比得谁颜色?


似宫中、太真第一。


渔阳鼙鼓边风急,人在沉香亭北。



买栽池馆多何益,莫虚把、千金抛掷。

病来自是于春懒。


但别院、笙歌一片。


蛛丝网遍玻璃盏,更问舞裙歌扇!



有多少、莺愁蝶怨,甚梦里、春归不管。

牡丹昨夜方开遍,毕竟是、今年春晚。


荼䕷付与薰风管。


燕子忙时莺懒。

赵村红杏每年开,十五年来看几回。


七十三人难再到,今春来是别花来。

上国昔相值,亭亭如欲言。


异乡今暂赏,脉脉岂无恩。


援少风多力,墙高月有痕。

剪裁用尽春工意,浅蘸朝霞千万蕊。
天然淡泞好精神,洗尽严妆方见媚。


风亭月榭闲相倚,紫玉枝梢红蜡蒂。

老来驹隙骎骎度。
算只合、狂歌醉舞。
金杯到手君休诉。

江城开岁风雨频,闭閤不出俄经旬。


忽逢国艳带卯酒,坐觉天地无馀春。


芳敷正当晨露重,盛丽欲擅年华新。

我行浣花村,红杏红于染。


数树照南陂,一林藏北崦。


虽惭岭梅高,繁丽岂易贬。

红花初绽雪花繁,重叠高低满小园。


正见盛时犹怅望,岂堪开处已缤翻。


情为世累诗千首,醉是吾乡酒一樽。

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


何如艳风日,独自占芳辰。

刘郎不用闲惆怅,且作花间共醉人。


算得贞元旧朝士,几人同见太和春。

常年出入右银台,每怪春光例早回。


惭愧杏园行在景,同州园里也先开。

绿丝低拂鸳鸯浦,想桃叶,当时唤渡。
又将愁眼与春风,待去,倚兰桡更少驻。

金陵路,莺吟燕舞。

一陂春水绕花身,花影妖娆各占春。


纵被春风吹作雪,绝胜南陌碾成尘。

石梁度空旷,茅屋临清炯。


俯窥娇饶杏,未觉身胜影。


嫣如景阳妃,含笑堕宫井。

垂杨一径紫苔封,人语萧萧院落中。


独有杏花如唤客,倚墙斜日数枝红。

看时高艳先惊眼,折处幽香易满怀。


野女强簪看亦丑,少教憔悴逐荆钗。

心怜红蕊与移栽,不惜年年粪壤培。


风雨无时谁会得,欲教零乱强催开。

只愁风雨劫春回,怕见枝头烂熳开。


野鸟不知人意绪,啄教零乱点苍苔。

独卧无心起,春风闭寂寥。


鸟声谁唤汝,屋角故相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