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何处感时节,新蝉禁中闻。


宫槐有秋意,风夕花纷纷。


寄迹鸳鹭行,归心鸥鹤群。

一邦尽对江边像,试比西林总不如。


群玉萧森开士宅,五云飞动相君书。


磴危渐觉山争出,屐响方惊阁半虚。

昔日寻春地,今来感岁华。


人行已荒径,花发半枯槎。


高榭林端出,残阳水外斜。

穷谷经春不识花,新松老柏自攲斜。


殷勤更上山头望,白下城中有几家。

定林斋后鸣禽散,只有提壶守屋檐。


苦劝道人沽美酒,不应无意引陶潜。

竹鸡呼我出华胥,起灭篝灯拥燎炉。


试问道人何所梦,但言浑忘不言无。

道人今辍讲,卷裓寄松萝。


梦说波罗蜜,当如习气何。

巾屦翛然一钵囊,何妨且住赞公房。


却嫌宴坐观心处,不奈檐花抵死香。

触目风光不易裁,此间何似舞雩台。


病躯若得长无事,春服成时岁一来。

君言山上泉,定有何功德。


热尽自清凉,苦除即甘滑。


颇遭游人病,时取破匏挹。

定林两山间,崖木生欲合。


茅屋倚岩隈,重重阴清樾。


晨斋取旁寺,生事信幽绝。

胡来胡现劫灰深,风鼓三灾海印沈。


急过当年无佛处,庭前空有柏森森。

暝气昏如雨,禅房冷似冰。


竹间东岭月,松杪上方灯。


惊鹘盘金刹,流萤拂玉绳。

去年君到见春迟,今日寻芳是夙期。

只道朱樱才弄蕊,及来幽圃已残枝。

飘英尚有游蜂恋,著子唯应谷鸟知。

静邃无尘地,青荧续焰灯。


木鱼传饭鼓,山衲见归僧。


野色寒多雾,溪痕夜阁冰。

白燕自何方,双娇乳玉堂。


若非翻向壁,只道斫从梁。


易许青藜映,难教黑扇藏。

白榆星底开红甲,珠树宫中长紫霄。


丹彩结心才辨质,碧枝抽叶乍成条。


羽衣道士偷玄圃,金简真人护玉苗。

木天临翠辇,鸳侣集华簪。


广学心常切,因文道可寻。


横汾阴岂昔,来泮水犹今。

抚序权居北,占星壁在东。


斯干歌翰苑,于乐鬯儒风。


改殿当年异,登瀛此日同。

逾年去天阙,长是寓僧庐。


云水志方适,轩裳情已疏。


午风吹茗碗,夜月照床书。

清霜初入候,落叶半辞柯。


岁晏遽如许,时艰将若何。


关山空岁月,江汉自风波。

行过钟山到定林,青松一径白云深。


三间古屋昭文馆,那有沉迷富贵心。

灵光岁久独岿然,岘首遗碑亦未迁。


会向三生记前佛,暂从方丈识诸天。


篆香徐刻黄金印,梵宇时开贝叶篇。

山绕孤城水拍空,惜无残月照疏桐。
江干云断夜来雨,木末凉生秋到风。
六代兴亡知寺古,老禅神异载碑丰。
峥嵘木天署,七曜垂精芒。
璇题揭周训,□渗炳尧章。
念此司言重,温语申官常。
白玉堂中伟丈夫,独携文印向南都。
百年礼乐归编帙,四面江山入画图。
李白酒船乘月泛,谢安棋局扫云铺。
七旬彼此对堪怜,病里回思一慨然。
少小精神皆敝尽,老年岁月任推迁。
常怀旧学穷经史,更想余闲力简编。
何处寻三窟,端来寄一壶。
岩根接沧海,云杪挂浮图。
古壁碑漫灭,灵鳗事有无。
竹岩先生爱清逸,玉堂南畔裁双柏。
盘根得地凡几年,直干淩空绕百尺。
交加错落势欲飞,偃蹇向人如对立。
青霭长不灭,白云闲卷舒。
悠然相探讨,延望空踌蹰。
迹系心无极,神超兴有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