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知见一何高,拭眼避天位。


同观洗耳人,千古应无愧。

栖贤与楞伽,初本共一山。


古潭宅神龙,睡醒厌久跧。


是夕起雷雨,震得天地翻。

清风迎衣襟,白云捧脚底。
飘然径上庐山头,谁道栖贤三十里。


乡禅引到狮子峰,旃檀喷出香雾浓。

融冶何年事,停杯莫问天。


只今从痼疾,畴昔似因缘。


倾耳真三峡,投文沕九渊。

夜来春雪遍林丘,却喜风威晓便收。


好上篮舆闲纵目,莫将衲被苦蒙头。


微官正愧逍遥社,胜日犹堪汗漫游。

元丰三年,余得罪迁高安。
夏六月,过庐山,知其胜而不敢留。
留二日,涉其山之阳,入栖贤谷。

一宿三秋寺,闲忙与晓分。


细泉山半落,孤客夜深闻。


鹤去巢盛月,龙潜穴拥云。

千古芝田人不到,深林继日拾琼瑰。


从今为记晁夫子,曾到芝田百亩来。

绝壁秋标天外剑,深溪冬吼地中雷。


上宫未信无人到,朱阁飞从顶上来。

一啖栖贤笋,能令齿舌芬。


箨龙留付雨,梢凤尽干云。


念欲同清隐,谁能无此君。

羽人之宫邻五老,杖屦欣然事幽讨。


那知一夜雨翻盆,山路难行愁滑倒。


世间违意常八九,万事皆然宁自保。

古屋萧萧卧不周,披裘起坐兴绸缪。


千山月午乾坤昼,一壑泉鸣风雨秋。


迹入尘中惭有累,心期物外欲何求。

李渤读书处,乃在栖贤谷。


何年作招提,来寻惬幽独。


僧舍如蜂房,高下傅山麓。

雷泉峡激石巃嵷,日湍山陷回光动。
吁嗟此壮观,万古谁为开。


涡黄潭黑窈莫测,秀黛碧玉何崔嵬。

鶗鴂声声不忍闻,阴晴冷暖岭头分。


人天有意留师住,捩转匡云入海云。

珍重浮山畜俊鹰,秋风飞击兴腾腾。


于今大地多孤兔,六翮须丰养未曾。

丹霞归路未逢人,依旧顽牛昨日身。


莫怪适来还适去,溪山无地任吾真。

旧游人境两茫茫,临老重来礼法王。


觌面更无差别见,鬓边惟觉有微霜。

三峡狂澜吼似雷,老人归路兴悠哉。


南方龙象争相庆,夺食驱耕人又来。

松老风高万壑涛,养成雏鹤待鸣皋。


直林秋晚悲摇落,咫尺家山入望劳。

名山不负古栖贤,种玉开云岂偶然。


回首岭南笑顽石,点头不上米家船。

三岩高处曾相见,五老峰头念索居。


何事玉渊书未报,水清难怪久无鱼。

瀑水声中夜不眠,星河影动半秋天。


谁云滟滪瞿唐远,只在洋澜左蠡边。


师子吼成方外法,石人参得定中禅。

客到无留处,情乖懒见人。


床头多病衲,殿角一闲身。


夜色秋旻净,泉声晓梦真。

早年卜隐盟丹壑,反望匡庐作故山。


留滞海门非我意,暂随鸿雁寄书还。


新松不厌百千树,旧屋从教三五间。

豫章游客至,云已返庐山。


沙漠方辞苦,云林知就闲。


玉渊新瀑水,石峡旧松关。

老僧旧住溪桥上,却忆当时亦五旬。


潭影杖摇山日落,纸窗灯暗夜猿频。


门庭枯澹思先辈,田舍荒芜赖后人。

重踏溪桥万虑轻,今人丘壑昔人情。


青山不改寒松色,白水犹留峡涧声。


种竹庄前看已老,携瓶石上忆随行。

匡庐曾悔别离去,相送潮头归思同。


残月渐随孤棹远,青山只在白云中。


为留高树邀巢鹤,想到清秋听夜鸿。

金井桥边夜月深,何人梦里听寒吟。


洪泉万古流无尽,孤负嫦娥一片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