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月缺霜浓细蕊乾,此花元属玉堂仙。


鹫峰子落惊前夜,蟾窟枝空记昔年。


破裓山僧怜耿介,练裙溪女斗清妍。

暗淡轻黄体性柔,情疏迹远只香留。


何须浅碧深红色,自是花中第一流。



梅定妒,菊应羞,画栏开处冠中秋。

空山寻桂树,折香思故人。

故人隔秋水,一望一回颦。

南山北山路,载花如行云。

硕果不食寒林梢,剖而器之如悬匏。


故人相见各贫病,且可烹茶当酒肴。

万事相寻荣与衰,故人别来鬓成丝。

欲知岁晚在何许,唯说山中有桂枝。

蓝云笼晓,玉树悬秋,交加金钏霞枝。
人起昭阳,禁寒粉粟生肌。
浓香最无著处,渐冷香、风露成霏。

天街如水翠尘空。
建章宫。
月明中。

西风先到岩扃。
月笼明。
金露啼珠滴碎,小银屏。

湘上野烟轻,芙蓉落晚晴。


桂花秋一苑,凉露夜三更。


香满随云散,人归趁月明。

天遣幽花两度开,黄昏梵放此徘徊。


不教居士卧禅榻,唤出西厢共看来。

桂花最盛处,惟两山龙井为多,而地名满家巷者,其林若墉若栉,一村以市花为业,各省取给于此。
秋时策蹇入山看花,从数里外便触清馥。
入径,珠英琼树,香满空山,快赏幽深,恍入灵鹫金粟世界。

傍午忽传。
良朋邀我,秋色同看。
金粟香飘,碧天云淡,画阁人闲。

莫以天下桂,皆为月中物。


犹言月有兔,野岂无狡窟。


空山桂花多,艳色粲然发。

生得粟来大,妆成蜡样黄。


落金遮蚁穴,酿蜜满蜂房。


月下高低影,风前远近香。

群子游杼山,山寒桂花白。

绿荑含素萼,采折自逋客。

忽枉岩中诗,芳香润金石。

秋来常日雨,雨霁忽秋深。


鹤换一身雪,花开满树金。


三杯动情性,一笑付园林。

芳菲叶底。
谁会秋江意。
深绿护轻黄,怕青女、霜侵憔悴。

玉蕊琅玕树,天香知意薰。


露寒清透骨,风定远含芬。

芙蓉发蓓蕾,桂树花斓斑。
中秋前日过,客子未出关。


香生桂树丛,露下芙蓉叶。

谁遣秋风开此花,天香来自玉皇家。


郁金裳浥蔷薇露,知是仙人萼绿华。

又一番风,凉雨乱飘,褪尽红衣了。
半月不来,狼藉苔痕,鹤径都无人扫。
朱槿多情,还只恋、寒枝斜照。

桂花留晚色,帘影淡秋光。


靡靡风还落,菲菲夜未央。


玉绳低缺月,金鸭罢焚香。

月中丹桂昔谁栽,经岁光华十二回。


正似此花多意思,一番红过一番开。

风生河汉吹鸣珰,桂宫神斧伐远扬。


西游真人得奇曲,九门不锁天雨霜。


人间青烟湿尘鞚,药臼嵯峨压天梦。

盛秋故侣临湖壖,邀观十里传馨桂。


岩峦回复烟岚消,一径交花满晴吹。


坟头两株异枝干,葳蕤丹蕊璎珞细。

夔有百花无此香,两年官舍负秋光。


使君元是蟾宫客,赠我数枝金粟黄。

携手丹梯语话长,不知身到碧云乡。


行人相见如相识,赠得岩花十里香。

翠锼片玉,黄唾灵芬,秋信江浦。
等是林亭,倚到凉烟薄暮。
不分伴孤吟,尚留得、凄蛩倦羽。

谁偷月下金丝缕,开向黄梅雨。
宁馨爱近石榴红,为怕年来憔悴见秋风。


数枝先缀蟾宫玉,芳影排如粟。

遍看韶淑万花林,谁似秋风巧力深。


点注红泥千日酒,剪裁紫磨十分金。


色迷仙令疑勾漏,香醉姮娥忘稿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