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悔别故山远,愁行归路迟。


云峰杂满眼,不当隐沦时。

谁怜贱子启穷途,太守封来酒一壶。


攻破是非浑似梦,削平身世有如无。


醺醺若借嵇康懒,兀兀仍添宁武愚。

翠岩千尺倚溪斜,曾得严光作钓家。


越嶂远分丁字水,腊梅迟见二年花。


明时刀尺君须用,幽处田园我有涯。

我衣之华兮,我佩之光。
陆君之去兮,谁与翱翔。
敛此大惠兮,施于一州。

人皆期七十,才半岂蹉跎。


并出知己泪,自然白发多。


晨兴为谁恸,还坐久滂沱。

剖竹向江濆,能名计日闻。


隼旗新刺史,虎剑旧将军。


驿舫宿湖月,州城浸海云。

国用忧钱谷,朝推此任难。


即山榆荚变,降雨稻花残。


林响朝登岭,江喧夜过滩。

漂泊来千里,讴谣满百城。


汉家尊太守,鲁国重诸生。


俗变人难理,江传水至清。

诗曰:


七里滩头鼓角声,乌龙岭下战尘生。


白旄黄钺横山路,虎旅狼兵遍歙城。


天助宋江扶社稷,故教邵俊显威灵。

青山截天去,古路蔽云中。


不有行人至,安知与郡通。


高楼虽窈窕,古树已溟蒙。

文房四宝出二郡,迩来赏爱君与予。


予传澄心古纸样,君使制之精意馀。


自兹重咏南堂纸,将今世人知首尾。

永叔新诗笑原父,不将澄心纸寄予。


澄心纸出新安郡,腊月敲冰滑有馀。


潘侯不独能致纸,罗纹细砚镌龙尾。

未识潘岳貌,已知潘岳名。
去年改藩屏,暂此解佩缨。


一见意已合,谈笑仆屡更。

我贫性爱酒,有酒无钱沽。
新安走牙兵,六月至我庐。


手中持尺题,肩上担瓦壶。

昔固闻陆海,今复有潘江。


文章吞时英,光芒瞻星降。


如游太室阳,仰见玉女窗。

潘侯擅诗笔,五色神授江。


世家有大勋,佐舜同厖降。


子孙逢太平,少小事书窗。

一见新安守,便若新安江。


洞澈物不隔,演漾心所降。


远指治所山,已入邻斋窗。

潘侯话庐山,落落尤可伏。


初云江上来,远见云中瀑。


舍舟到云外,观瀑已岩麓。

新安固与吾乡邻,山水清绝殊可拟。


我今暂来子亦归,空听杜鹃云树里。

南方山水生时兴,教有新诗得寄余。


路带长安迢遰急,多应不逐使君书。

淮上客情殊冷落,蛮方春早客何如。


相思莫道无来使,回雁峰前好寄书。

东来珠履与旌旗,前者登朝亦一时。


竹马迎呼逢稚子,柏台长告见男儿。


花飘舞袖楼相倚,角送归轩客尽随。

任公郡占好山川,溪水萦回路屈盘。


南国自来推胜境,故人此地作郎官。


风光适意须留恋,禄秩资贫且喜欢。

尝闻黟县似桃源,况是优游冠玳筵。


遗爱非遥应卧理,祖风犹在好寻仙。


朝衣旧识熏香史,禄米初营种秫田。

新安风景好,时令肃辕门。


身贵心弥下,功多口不言。


韬钤家法在,儒雅素风存。

新安从事旧台郎,直气多才不可忘。


一旦江山驰别梦,几年簪绂共周行。


岐分出处何方是,情共穷通此义长。

车马去憧憧,都门闻晓钟。


客程将日远,离绪与春浓。


流水逾千度,归云隔万重。

山桥通绝境,到此忆天台。


竹里寻幽径,云边上古台。


鸟归残照出,钟断细泉来。

公子爱客意,高山流水间。


清波无断续,翠斝自回还。


野兴四时得,棠阴终日间。

临难敢横行,遭时取盛名。


五兵常典校,四十又专城。


浪逐楼船破,风从虎竹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