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千首文章二顷田,囊中未有一钱看。


却因养得能言鸭,惊破王孙金弹丸。

浮世功劳食与眠,季鹰真得水中仙。


不须更说知机早,直为鲈鱼也自贤。

谁将射御教吴儿,长笑申公为夏姬。


却遣姑苏有麋鹿,更怜夫子得西施。

【其一】


曲江萧条秋气高,菱荷枯折随波涛,游子空嗟垂二毛。


白石素沙亦相荡,哀鸿独叫求其曹。


【其二】


即事非今亦非古,长歌激越捎林莽,比屋豪华固难数。

荻篱萧洒织来新,茅屋横斜画不真。


乾地种禾那用水,湿芦经火自成薪。


岛居莫笑三百里,菜把活它千万人。

二月初头春向中,花梢薄日柳梢风。

折花客子浑无赖,狼藉须教满路红。

晓翠妨人看远山,小风偏入客衣单。


桃花爱做春寒信,只恐桃花也自寒。

东是吴江西太湖,长桥横截万寻馀。


江妃舞倦凌波袜,玉带围腰揽镜初。

江湖便是老生涯,佳处何妨且泊家。


自汲松江桥下水,垂虹亭上试新茶。

独立吴江第四桥,桥南桥北渺银涛。


此身真在吴江里,不用并州快剪刀。

读尽诗书不要官,饥寒欲死岂无田。


生憎俗子慵开眼,逢著诗人便绝弦。


笠泽弁山三益友,笔床茶灶一鱼船。

京洛缁尘点素衣,秋风日夕唤人归。


鲈鱼不解疏张翰,羊酪偏能留陆机。


二晋兴亡几春草,三吴人物尚渔矶。

霸越亡吴未害仁,不妨报国并酬身。


风云长颈无遗恨,雪月扁舟更绝尘。


还了君王采香径,须饶老子苎罗人。

山已多姿了,云仍太劣生。


浓横半岭白,淡扫数峰青。


照水影颠倒,迎曦时晦明。

幸自无多雨,其如不酽晴。


响窗疏复密,晕水灭还生。


燕竞波中影,山凝岛外情。

朔吹憎船进,东暾让雨行。


云移青嶂动,鸦度白云明。


淹泊宁吾愿,吟哦且客情。

芦挥麈尾话清秋,柳弄腰支舞绿洲。


引得江风颠入骨,戏抛波浪过于楼。


十程拟作一程快,一日翻成十日留。

蓼岸藤湾隔尽人,大江小汊绕成轮。


围蔬放荻不争地,种柳坚堤非买春。


匏瓠放教俱上屋,渔樵相倚自成邻。

话说高太尉在济州城中帅府坐地,唤过王焕等众节度商议:传令将各路军马,拔寨收入城中;教现在节度使俱各全副披挂,伏于城内;各寨军士,尽数准备,摆列于城中;城上俱各不竖旌旗,只于北门上立黄旗一面,上书“天诏”二字。
高俅与天使众官都在城上,只等宋江到来。


当日梁山泊中,先差没羽箭张清将带五百哨马,到济州城边周回转了一遭,望北去了。

乡闾昔根从,殷勤托诗酒。
再来长安道,舟车并携手。


如今弥旷远,脱然绝窠臼。

读书三十年,今来始一试。


自抱轮因材,构厦随所置。


世人苦寒俭,舞袖先择地。

西湖吾未到,梦想若遇之。


荷花夏如海,当春万柳垂。


秋月随潮涌,暮雾天无涯。

墓槚几经秋,兴亡一镯楼。


死应为厉鬼,生肯共金酋。


吴越车书混,江淮战伐休。

庙枕洞庭波,招魂荐楚歌。


灵风鼠雀避,落日鹿麋过。


东国终为沼,南兵不渡河。

上圣恢方域,吴门翊帝京。


千秋季子国,百雉阖闾城。


屏翰资良牧,文昌辍贰卿。

江湖萧散乐平生,夜课图书日课耕。
一段高风犹凛凛,逢人肯说鸭呼名。
脍鲈元不动乡思,拂袖西风已见几。
江上如今来往客,但言鲈脍不言归。
越敢吞吴皆范子,后来庙食太湖滨。
邦人岂是忘仇怨,要勉吴臣似越臣。
敌国兵残失战船,石头王气晓连天。
当时一战雌雄决,绝似周郎赤壁烟。
石压楼船阁浅流,至今画板没沙头。
寒鸦不管兴亡事,飞下霜芜啄髑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