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十月阴气盛,北风无时休。


苍茫洞庭岸,与子维双舟。


雾雨晦争泄,波涛怒相投。

小潘诗家子,解作无声诗。


八境俱妙绝,冷泉天下奇。

四月曾湖上,荷钱劣可穿。


归来开短纸,十里已红莲。

海涌银为郭,江横玉系腰。


吴侬只言黠,到老也看潮。

水气清空外,人家秋色中。


细看千万落,户户水精宫。

万里长江白,半规斜日黄。


焦山浑欲到,宛在水中央。

彭泽收积雨,庐山放嫩晴。


多情是瀑布,只作雨中声。

花外庾楼月,莺边吴宫柳。


我欲问废兴,春风独无口。

湖水吞天去,湖风送浪还。


银山何处是,青底是君山。

斗州只解寄鹅毛,鼎肉何曾馈百牢。


驱使木奴供露颗,催科郭索献霜螯。


乡封万户只名醉,天作一丘都是糟。

西山春昼别,两袖落梅风。


不见小龙渚,尚闻隔渚钟。


樽前荇叶白,舵尾茶华红。

万古巴丘戍,平湖此望长。


问人何淼淼,愁暮更苍苍。


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。

洞庭秋水阔,南望过衡峰。


远客潇湘里,归人何处逢。


孤云飞不定,落叶去无踪。

黯销凝,楚天风物凄清。
过黄陵、山长水远,古今迁客伤情。
渺澄波、聚鱼曲港,浣纱人去掩紫荆。

洞庭非人境,道路行虚空。


二客月中下,一帆天外风。


鱼龙波五色,金碧树千丛。

洞庭如潇湘,叠翠荡浮碧。


松桂无赤日,风物饶清激。


逍遥展幽韵,参差逗良觌。

金沙堆前风未平,赤沙湖边波不惊。


客行但逐安稳去,三十六湾涨痕生。


沧洲寒食春亦到,荻芽深碧蒌芽青。

圃芋今年紫,篱枫昨日丹。


开炉修故事,听雨说新寒。


橘社重游阻,楸行再拜难。

洞庭青草,近中秋、更无一点风色。
玉鉴琼田三万顷,著我扁舟一叶。
素月分辉,明河共影,表里俱澄澈。

行尽潇湘到洞庭。
楚天阔处数峰青。
旗梢不动晚波平。

鼓发嘉鱼千面雷,乱帆和雨向湖开。


何妨南北东西客,一听湘妃瑶瑟来。

楼锁葳蕤,桥通宛转,昔日亭台。
记坠钗声里,频呼小玉,钩帘影畔,替摘青梅。
感绝多情双燕语,道三岁、看花人未回。

能琴道士洞庭西,风满归帆路不迷。


对岸水花霜后浅,傍檐山果雨来低。


杉松近晚移茶灶,岩谷初寒盖药畦。

皓首相逢意气殊,谁知大雅在菰芦。


客星起色当东辅,碣石雄谈入太湖。


万顷烟消鸿影度,两山寒浸月华孤。

寄声谢轩帝,不必奏钧天。


一碧九万里,横吹铁笛眠。

地尽天水合,朝及洞庭湖。


初日当中涌,莫辨东西隅。


晶耀目何在,滢荧心欲无。

一径逗霜林,朱栏绕碧岑。


地盘云梦角,山镇洞庭心。


树白看烟起,沙红见日沉。

归去来兮,斗鸡走狗,闾巷沉浮。
叹臣之壮也,如人何事,身将隐矣,于世焉求。
四十男儿悲老大,笑那便、车前少八驺。

思纯十日水乡游,归见同年说不休。


湖阔尽疑吞泽国,洞深皆道彻宣州。


杉松自宿千年鹤,橘柚堪轻万户侯。

吴山无此秀,乘暇一游之。


万顷湖光里,千家橘熟时。


平看月上早,远览鸟归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