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推倒垣墙也不难,一轩复作两轩看。


若教从此成千里,巧历如今也被谩。

卧闻禅老入南山,净扫清风五百间。


我与世疏宜独往,君缘诗好不容攀。


自知乐事年年减,难得高人日日闲。

言游高峰塔,蓐食治野装。


火云秋未衰,及此初旦凉。


雾霏岩谷暗,日出草木香。

君不见,钱塘湖,钱王壮观今已无。


屋堆黄金斗量珠,运尽不劳折简呼。


四方宦游散其孥,宫阙留与闲人娱。

半世吴松理钓丝,蜀山著脚岂前知。


云堂已散三三众,卵塔空寻点点师。


戴雪数峰临峭绝,浮花一水舞沦漪。

灵源庙前木,我昔见拱把。


七年身屡到,郁郁荫檐瓦。


春风响马衔,并辔客萧洒。

洪河壮观游,太府佳友朋。


春色挽我出,东风如引绳。


昏昏版筑气,王事始繁兴。

百尺楼台九叠山,个中风景脱尘寰。


危亭势枕苍霞古,灵石香沾碧藓斑。


佳景每因劳企仰,胜游未及费跻攀。

集仙昔荣养,卜筑循兰陔。


深径万株合,清池百亩开。


飞梁荫菡萏,攒栋跨崔嵬。

始入松路永,独忻山寺幽。


不知临绝槛,乃见西江流。


吴岫分烟景,楚甸散林丘。

晨出东郭门,初日照我颜。


春风吹习习,好鸟声绵蛮。


岩阿见黄屋,登披寻神山。

西湖富清丽,城府尘事并。


我独数能来,不负双眼明。


骚骚残絮罢,飐飐新荷成。

曾宰西畿县,三年马不肥。


债多平剑与,官满载书归。


边雪藏行径,林风透卧衣。

风露凄然八月秋,瘦藤扶我到山头。


僧居突兀飞鸿上,人迹依稀任鹿游。


旧事已空流水在,闲情都付落花休。

灵岩有路入烟霞,台殿高低释子家。


风满回廊飘坠叶,水流绝涧泛秋花。


青松阅世风霜古,翠竹题诗岁月赊。

重整旧渔蓑。
江湖风雨多。
好襟怀、近日消磨。

西域传中说,灵台属雍州。


有泉皆圣迹,有石皆佛头。


所出薝卜香,外国俗来求。

心悸西江浪似山,眼明僧舍一窗闲。


从今要见庐山面,画作屏风静处看。

乔木隔尘埃,华堂敞深僻。


人静好鸟鸣,睡馀疏雨滴。


悲愁感萧瑟,吊古披荒寂。

水蹴危梁翠拥沙,钟声微径入深花。


嘴红涧鸟啼芳草,头白山僧自捍茶。


松色摧残遭贼火,水声幽咽落人家。

珂佩喧喧满路岐,乱泉声里扣禅扉。


对花语合希夷境,坐石苔黏黼黻衣。


鸟啄古杉云冉冉,风吹清磬露霏霏。

吴城东无山,唯西为有山,其峰联岭属,纷纷靡靡,或起或伏,而灵岩居其间,拔奇挺秀,若不肯与众峰列。
望之者,咸知其有异也。


山仰行而上,有亭焉,居其半,盖以节行者之力,至此而得少休也。

越女游未去,越兵嗟已来。


青山旧溪上,无复见楼台。


过客空惆怅,荷花秋自开。

闲闲云水访禅林,密密琅玕映碧岑。


玉柱峰高尘不染,灵山寺隐境难寻。


媾交白雪匀铺玉,间隔黄花乱点金。

春风吴苑梦凄凉,柳色如云惹恨长。


鸟喙只堪同患难,蛾眉何事管兴亡。


乌鸢自乐空山静,麋鹿来游野草长。

清溪东南驰,碍此碧玉峰。


蛟龙夜相宅,奋迅生雷风。


剨开两贝阙,凿翠成珠宫。

为舍祗园竹,名山结愿偏。


登临恍初地,徙倚更诸天。


不改芙蓉色,微添萝薜烟。

宝公灵骨未全隳,宝地金书特护持。


塔徙总输龙蜕处,钖飞宁复鹤惊时。


琵琶街畔疑天鼓,舍利轮中表物仪。

懒怯灵岩胜,惊看即道傍。


天垂孤刹出,地转万峰藏。


桥石鲸飞动,烟岚鹫渺茫。

群峰抱兰若,孤塔界晴空。


未沐菩提雨,时闻薝卜风。


使星聊一驻,佛日暂相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