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鸟囚不忘飞,马系常念驰。


静中不自胜,不若听所之。


君看厌事人,无事乃更悲。

城南钟鼓斗清新,端为投荒洗瘴尘。


总是镜空堂上客,谁为寂照境中人。


红英扫地风惊晓,绿叶成阴雨洗春。

客从潭府渡河梁,籍甚传夸静照堂。


正苦穷年对尘土,坐令合眼梦湖湘。


市门晓日鱼虾白,邻舍秋风橘柚黄。

老懒狂吟不要工,爱君七字晋唐风。


更烦传语梅花道,火急齐开小至中。

玉照堂中瀹早茶,下临溪水织纹纱。


十诗小试春风手,催发溪梅两岸花。

老见千花眼便昏,忆梅长为赋招魂。


只今身住西湖上,不羡淮南岭上村。

今岁略无霜报寒,忽然一夜雪漫漫。


雪花要作梅花地,十月早梅和雪看。

常年十月未花开,雪片今年九月回。


便有早梅随早雪,一枝笑看万花摧。

红红紫紫尽纭纭,韵处终输庾岭君。


未说玉花冰雪骨,新阴先绿半春云。

梅诗脱口已流传,要趁梅前更雪前。


唤醒诚斋山里梦,落英如雪枕砖眠。

騃女痴儿总爱梅,道人衲子亦争栽。


何如雪后琼瑶迹,印记诗人独自来。

健青新走一梢长,外日东风引得狂。


定自今番春色里,新枝别样占年光。

年年春信遣人疑,赚出诗人枉觅诗。


着意探梅偏不发,月斜偶见一横枝。

有僧访我携诗卷,自说初成净照堂。


求得篇章书壁素,不论尘土渍衣黄。


故山别后成新岁,归梦春来绕旧房。

官舻客艑满淮汴,车驰马骤无闲时。


岂有馀力事栋宇,后园荒草长离离。


朱侯下车百职举,亦治宴豆频游嬉。

宝阁灰寒静照新,马啼从此踏京尘。


金门乞得诗千首,萧寺归时老一身。


弟子去来浑领袖,交朋存殁半簪绅。

千金买境欲辞喧,长日观心复照昏。


多少胜缘从静起,为师无意入都门。

宿雨初干,舞梢烟瘦金丝袅。
嫩云扶日做新晴,旧碧寻芳草。
幽径兰芽尚小。

玉照梅开,三百树、香云同色。
光摇动、一川银浪,九霄珂月。
幸遇勋华时世好,欢娱况是张灯夕。

绝怜一见一番新,短直长斜意总真。


绕屋便能云态度,问春谁更雪精神。


栽花十亩犹嫌少,与我多生定是亲。

幽人占断烟波景,不但春风翠红整。


绕堂交互玉崚嶒,月中日下光迷影。


连年勾引客来看,传得梅声满世间。

正暖休嫌夜雨来,恐花乘暖一齐开。


不然何事东风意,容易吹香与碧苔。

未办当春句法工,坐来花下泥春风。


山高水远须人领,玉洁珠光喜日烘。


越女信知天下白,屈平那是泽边穷。

颇讶蓬莱主,相忘不寄诗。


荆溪虽有集,桂隐未容窥。


地胜人难老,春回律自移。

暖风回,芳意动,吹破冻云凝。
春到南湖,检校旧花径。
手栽一色红梅,香笼十亩,忍轻负、酒肠诗兴。

高窠依约百年馀,蠹蘖重重艾衲铺。


亲见主人来买地,遮番添得白髭须。

风调花常逐岁新,苦惭诗思只陈陈。


吟成不敢分明举,生怕渠知鄙薄人。

杯行才到莫留残,要向梅边露肺肝。


今日正晴还有雪,谓予不信试遥看。

喜客能挥白玉琴,此花端解古时音。


只防老鹤来偷听,引起翻云万里心。

今夕悬知月未圆,照梅已自不胜妍。


冰姿玉色谁堪比,除是姮娥敢并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