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桃李城东近不遥,偶闻花发喜相邀。


断桥似欲妨佳思,好雨犹能借此朝。


随分开樽依绿草,偶然信马及馀瓢。

三枝筇竹兴还新,王丈席兄俱可人。


侨立司州溪水上,吟诗把酒对青春。

山有乔木,有条有柯。


人无兄弟,云如之何?


寤寐怀思,忧心实多。


翩翩者鸿,行彼幽草。

白露滴江城,江声绕秋至。


心赏不在兹,幽芳渺难寄。


木叶号蝉悲,水荇潜鳞戏。

我头扶病醉岑岑,履历糟丘岁月深。


行李随身惟一剑,对花买笑亦千金。


离乡别去天涯泪,上冢凄其寒食心。

今古原如此。
叹浮生、飞花飘絮,随风已矣。
落溷沾茵无定相,最是孤臣孽子。

太息恬嬉久,艰危兆履霜。


岳韩空报宋,李郭或兴唐。


果有元戎略,休为谪宦伤。

经年问疾漫持想,今日登轩念自空。


不能碌碌遽如许,定应剪剪将无同。


人喧渡口似瓜步,木落沙头疑渚宫。

主人邀我登闲轩,轩前景物祗欠山。


坐来惨澹若不足,引我忽到营丘间。


营丘山水天下知,全齐十二雄一时。

王子乔,爱神仙,七月七日上宾天。
白虎摇瑟凤吹笙,乘骑云气吸日精。


吸日精,长不归,遗庙今在而人非。

相逢青眼日,相叹白头时。


累话三朝事,重看一局棋。


欢娱非老大,成长是婴儿。

孝元之世,亡王子侯者,盛衰终始,岂非命哉!元始之际,王莽擅朝,伪褒宗室,侯及王之孙焉;居摄而愈多,非其正,故弗录。

大哉,圣祖之建业也!后嗣承序,以广亲亲。
至于孝武,以诸侯王土过制,或替差失轨,而子弟为匹夫,轻重不相准,于是制诏御史:“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,令各条上,朕且临定其号名。
”自是支庶毕侯矣。

避禄免危疾,弃铅得黄金。


须眉蔼如漆,便觉老难侵。


江湖足幽遁,市卒或可寻。

田园何日到,水国洗秋寒。


兴来出饮酒,兴罢归杜门。


漫郎游已倦,老眼乱丹铅。

济物昔所务,舍耕还自非。


骎骎老将至,忽忽意多违。


门有王夫子,柴车谢事归。

绩溪仙翁若秋鹤,有喙不向腥膻啄。


几年戢翼大江南,下看纷纷飞燕雀。


亲携杖拂呵禅祖,自伐松根出灵药。

垂头再哭哭声哑,长夜幽幽悲逝者。
破玉锤珠可惜人,天何言哉无知也。


三哭眼酸泪枯欲流不得流,焚香告天愿天为我开咽喉。

州县徒劳喜近民,民间何事不关身。


谁知风月台中客,自是丝纶阁上人。


万缕绿垂杨柳雨,一梢红破海棠春。

步到风烟上上头,恍如造物与同游。


千山表里重围过,一水中间自在流。


近郭楼台隔云见,邻峰钟磬出林幽。

草就篇章只等闲,作诗容易改诗难。


玉经雕琢方成器,句要丰腴字要安。

作诗不与作文比,以韵成章怕韵虚。


押得韵来如砥柱,动移不得见工夫。

诗本无形在窈冥,网罗天地运吟情。


有时忽得惊人句,费尽心机做不成。

欲参诗律似参禅,妙趣不由文字传。


个里稍关心有误,发为言句自超然。

飘零忧国杜陵老,感寓伤时陈子昂。


近日不闻秋鹤唳,乱蝉无数噪斜阳。

陶写性情为我事,留连光景等儿嬉。


锦囊言语虽奇绝,不是人间有用诗。

意匠如神变化生,笔端有力任从横。


须教自我胸中出,切忌随人脚后行。

曾向吟边问古人,诗家气象贵雄浑。


雕锼太过伤于巧,朴拙惟宜怕近村。

古今胸次浩江河,才比诸公十倍过。


时把文章供戏谑,不知此体误人多。

文章随世作低昂,变尽风骚到晚唐。


举世吟哦推李杜,时人不识有陈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