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古之所谓豪杰之士,必有过人之节。


人情有所不能忍者,匹夫见辱,拔剑而起,挺身而斗,此不足为勇也。


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

留侯张良者,其先韩人也。
大父开地,相韩昭侯、宣惠王、襄哀王。
父平,相釐王、悼惠王。

文成念韩痛,破产伺强秦。


千金募健士,椎断属车尘。


东去变名姓,浮游淮泗滨。

访古此城下,子房安在哉?


白云去不反,危堞空崔嵬。


伊昔楚汉时,颇闻经济才。


运筹风尘下,能使天地开。

功成轻举信良谋,心与鸱夷共一舟。


吕媪区区无鸟喙,先生轻负赤松游。

貌如女子心如铁,五世相韩韩已灭。


家童三百不足使,仓海君初去相结。


秦皇东从博浪过,力士袖椎同决烈。

一槌复九世雠,编书封万户侯。


指视紫芝翁出,身从赤松子游。

灭项兴刘如覆手,绝秦昌汉若更棋。


卷舒天下坐筹日,锻鍊心源辟谷时。


黄石公传皆是用,赤松子伴更何为。

博浪还非击鹿秋,先生空作聂生流。


天将小挫宏开业,事到丕成细论雠。


羽翼四人归妙算,神仙一著是高游。

少小期黄石,晚年游赤松。


应成羽人去,何忽掩高封。


疏芜枕绝野,逦迤带斜峰。

衡门忽启为吴均,词组峥嵘意象新。


今日凤毛真见汝,向来龙腹定何人。


葛翁丹灶存应否,王氏青箱久渐沦。

秦人失鹿解其纽,群雄竞逐死谁手。
天方注意隆准公,故使留侯作宾友。


圯上老人亲授书,言从志合真其偶。

覆楚雠韩势有馀,男儿遭遇更难如。


偶成汉室千年业,只读圯桥一卷书。


翻把壮心轻尺组,却烦商皓正皇储。

张良韩孺子,夙昔志未伸。


授书黄石公,问礼仓海君。


契合见神助,济时效经纶。

龙飞景云从,林茂众鸟息。
真人翔灞上,多士生王国。
留侯豪杰士,乃独为所得。
秦鹿突中原,六国分横骛。
韩抵族先殪,子房蓄仇怒。
千金购死士,破产不为顾。
汉高三尺剑,子房三寸舌。
刚柔两相济,秦降楚随灭。
君不见乾坤狡兔飞鸟秋,脱使子房无世仇,箕栖颍饮老则休。
感慨留侯庙,曾闻客下邳。
手扶仁义主,身是帝王师。
兴汉功居最,存韩志可悲。

当日亡秦势尚孤,更寻人杰共相扶。

亦知汉主多骁将,不及淮阴一钓夫。

惊吕沙边云欲暗,报韩心里血难枯。

子房王佐才,其风凛冰雪。
天遣鹤发翁,圯上授宝诀。
博浪沙中千尺铁,祖龙未死胆已裂。
留侯有遗庙,幽枕碧江浔。
偶此白云谒,犹钦黄石心。
椒浆秋一奠,松子我将寻。
倚剑悬弓默运筹,终令敌国寝戈矛。
八年楚业守归汉,三万齐封不愧留。
壮岁早从黄石计,功成却伴赤松游。
狙击岂良图,命几危博浪。
既受黄石书,颠秦而蹶项。
报韩志已酬,兴汉画仍赞。
赫赫留侯,万夫之特。
博浪之椎,豫让之节。
依汉灭秦,厥忠乃烈。
西楚雄图尽,南徐水自流。
伯图黄石恨,光节赤松游。
仗剑初投汉,孤忠岂为刘。
子胥鞭楚楚不绝,留侯入秦秦即灭。
英雄为报一家仇,何苦漂流万人血。
胥不得佐太子建,良不得佐韩王成。
楚楚韩公子,意气何慨慷。
破产结壮士,愤此宗国亡。
往往感异人,出身为连□。
旧封祠汉相,留坝想英风。
借箸师黄石,藏弓伴赤松。
洞天邻少室,云栈接秦中。
留侯仗奇策,十年藏下邳。
狙击秦始皇,独袖紫金椎。
兹为少年戏,聊夸游侠儿。
伏羲初画卦,苍氏乃制字。
点画有偏旁,阴阳贵协比。
古者不嫌名,周公始称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