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清歌且罢唱,红袂亦停舞。


赵叟抱五弦,宛转当胸抚。


大声粗若散,飒飒风和雨。

七十而致仕,礼法有明文。


何乃贪荣者,斯言如不闻。


可怜八九十,齿堕双眸昏。

勋德既下衰,文章亦陵夷。


但见山中石,立作路旁碑。


铭勋悉太公,叙德皆仲尼。

陋巷孤寒士,出门苦恓恓。


虽云志气高,岂免颜色低。


平生同门友,通籍在金闺。

天下无正声,悦耳即为娱。


人间无正色,悦目即为姝。


颜色非相远,贫富则有殊。

帝城春欲暮,喧喧车马度。


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。


贵贱无常价,酬直看花数。

秦中岁云暮,大雪满皇州。


雪中退朝者,朱紫尽公侯。


贵有风雪兴,富无饥寒忧。

谁家起甲第,朱门大道边。


丰屋中栉比,高墙外回环。


累累六七堂,栋宇相连延。

意气骄满路,鞍马光照尘。


借问何为者,人称是内臣。


朱绂皆大夫,紫绶或将军。

厚地植桑麻,所要济生民。


生民理布帛,所求活一身。


身外充征赋,上以奉君亲。

一丘常欲卧,三径苦无资。


北土非吾愿,东林怀我师。


黄金燃桂尽,壮志逐年衰。

苦学三十载,闭门江汉阴。


用贤遭圣日,羁旅属秋霖。


岂直昏垫苦,亦为权势沈。

试登秦岭望秦川,遥忆青门春可怜。

仲月送君从此去,瓜时须及邵平田。

秦山数点似青黛,渭上一条如白练。


京师故人不可见,寄将两眼看飞燕。

渭北春已老,河西人未归。


边城细草出,客馆梨花飞。


别后乡梦数,昨来家信稀。

关中风土完厚,人质直而尚义,风声习气,歌谣慷慨,且有秦、汉之旧。
至于山川之胜,游观之富,天下莫与为比。
故有四方之志者,多乐居焉。

六朝云物旧淹留,更向咸阳作壮游。


万首诗编秦楚地,半生官领帝王州。


未知两陕谁吾土,孤负三吴说故侯。

携手望千里,于今将十年。


如何每离别,心事复迍邅。


适越虽有以,出关终耿然。

高高起华堂,区区引流水。


粪土金玉珍,犹嫌未奢侈。


陋巷满蓬蒿,谁知有颜子。

关西众说杨夫子,供奉吾怜李翰林。


即使人才饶棫朴,可无词赋慰萧森。


秦风雅有同仇好,郢雪其如寡和音。

莲花朵朵扑函关,使者褰帷紫气间。


分付锦囊收拾尽,与君移较太和山。

怀中白璧月同圆,纵入秦庭莫浪传。


可怪人间无合处,郧江虹色已经年。

万水东流去不回,先生独自负仙才。


蕊宫横浪海边别,鹤翅驻云天上来。


几处吹箫森羽卫,谁家残月下楼台。

念子隔江海,浩然时已秋。


蝉鸣关外树,人在水边楼。


发白犹搜句,时清尚旅游。

南国久为思,西都尝作宾。


云开天地色,日照山河春。


善听在知己,扬光唯达人。

渭水收暮雨,处处多新泽。


宫苑傍山明,云林带天碧。


君子耸高驾,英声邈今昔。

冬暮久无乐,西行至长安。


故人处东第,清夜多新欢。


广庭竹阴静,华池月色寒。

白发山翁老守株,羡君亲到古皇都。


此心澹泊如流水,前路艰难亦坦涂。


下马吟诗登华顶,寻僧枉道入匡庐。

大旆晨飞下越台,咸阳宫阙正崔嵬。


三秦紫气悬书出,二华青云作赋来。


海畔棠阴犹蔽芾,天边藜火独徘徊。

百壶春酒照华筵,曾是荆州识面年。


问竹敢劳中散驾,看花频系孝廉船。


峥嵘斗色双钩堕,粲烂虹光四壁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