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老去读书秋树根,山林儿女定谁尊。


偶缘送客来僧寺,却似披云卧石门。


物外只今成跌荡,人间何处不啾喧。

楚峰天地阔,四世百年家。


鹤发垂袍叶,龙孙上榜花。


诗书新雨露,松柏老烟霞。

诏使权传枉聘车,汉庭忠厚似相如。


争称在事能数马,莫挽辞官返钓鱼。


疏傅田畴多旧业,陆生装橐有新书。

阳关休唱,且须尽、陶令杯中之物。
宦海无津喜君归,仙叟紫房青壁。
泉石新盟,烟霞旧梦,怀抱皆冰雪。

社瓮壶浆接四邻,肩舆拄杖试红尘。


惯眠林下三竿日,来看城中万井春。


世上升沉无限事,樽前强健不资身。

懒从朝谒事骖騑,此去高眠罢倒衣。


诏许敲门访耆旧,天教筑室俟来归。


肩舆尚肯追春色,鼓缶何妨傲夕晖。

纯孝当年有护持,赤眉那敢近姜诗。


眼看庭玉成名后,身及堂萱未老时。


湖海青鞋惊断梦,风霜丹旐挂新悲。

泮水桥门识太平,归来霜鬓老柴荆。


淹中学邃方成传,谷口名高岂待卿。


黄壤无情埋玉树,青衫有道胜金籯。

丈室推居士,安居称老夫。


回骸桑下饿,续命辙中枯。


重道几三叟,轻财似八厨。

天上归来两鬓苍,故园草木尽辉光。


功成却喜恩荣厚,身退从知姓字香。


林下且消闲岁月,台端犹忆旧冰霜。

六十悬车自古稀,我公年少独忘机。


门临二室留侯隐,棹倚三川越相归。


不拟优游同陆贾,已回清白遗胡威。

莲府公卿拜后尘,手持优诏挂朱轮。


从军暮下三千客,闻礼庭中七十人。


锦帐丽词推北巷,画堂清乐掩南邻。

自古有才思奋飞,夫君何故独知时。


平生怀抱未少屈,盛世挂冠良得宜。


入格柳拖风细细,压春花笑日迟迟。

等候人间七十年,便如平子赋归田。


知时所得诚多矣,养志其谁曰不然。


况有林泉情悦乐,却无官守事拘牵。

人情大率喜为官,达士何尝有所牵。


解印本非嫌薄禄,挂冠殊不为高年。


因通物性兴衰理,遂悟天心用舍权。

爱国忧民有古风,米盐亲省尚嫌慵。

衮衣天上归何晚,霖雨人间望正浓。

三少官仪虽赫赫,五湖心事肯容容。

谠论危言望素隆,独于声利性偏慵。


龙楼调护官虽宠,鸠杖跻攀兴已浓。


不变松篁心转劲,无边江海量兼容。

负米承亲愿已赊,耻随鸡鹜啄泥沙。


一朝投绂真高士,万卷藏书旧世家。


齿发未衰非药物,山林不返为云霞。

振鹭辞灵沼,冥鸿翔太虚。


清朝解鸣玉,旧里挂安车。


诗酒江山胜,园林俸禄馀。

弱冠献奇策,居然终贾才。


赋成平乐馆,歌奉柏梁杯。


丽藻留昭世,英游隔夜台。

水底元无月,衣中自有珠。


六尘皆外物,万法尽迷涂。


瀑布寒云湿,觚棱瑞气扶。

儒业金华贵,归心白鹤孤。


江山依旧在,轩冕向来无。


啸咏谁当共,登临未索扶。

北固启佳城,东吴霣德星。


穗帷长寂寞,羽扇遂飘零。


泉烛千年碧,霜松数寸青。

忧国心如石,当朝有古风。


挂冠虽在远,遗札不忘忠。


飞旐西归洛,新阡背倚嵩。

时论归清德,皇心重老臣。


祖风终鲠直,家学本深淳。


便殿谈经久,安车就第新。

异时仙阁对三休,顿首辞荣动邃旒。


疏广故僚供祖帐,鸱夷尽室付归舟。


谢阶生玉怀欢宴,燕壁图山代远游。

调元罢后久忘机,三见东山拜诏时。


言在典谟经舜问,规留廊庙许曹随。


人间岁月尊黄发,方外讴谣续紫芝。

中朝鹄发俊,得谢宠安车。


碧落超新秩,承明别旧庐。


叔时今老矣,司寇此归欤。

乞身章上笑颜开,未信吴人果自呆。


孙冕怕教差致事,陶潜真要赋归来。


松杉野寺滕滕杖,蔬果邻家草草杯。

功烈堂堂六十年,劳劳萋菲不妨贤。


至公何待岁与月,未定且由人胜天。


云鸟青山形迹外,风尘白璧笑谈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