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山磔磔鸣春禽,此间不可无我吟。


路长漫漫傍江浦,此间不可无君语。


金鲫池边不见君,追君直过定山村。

山前乳水隔尘凡,山上仙风舞桧杉。


细细龙鳞生乱石,团团羊角转空岩。


冯夷窟宅非梁栋,御寇车舆谢辔衔。

风转鸣空穴,泉幽泻石门。


虚心闻地籁,妄意觅桃源。


过客诗难好,居僧语不繁。

吴兴有君子,淡如朱丝琴。


一唱三太息,至今有遗音。


嗟余与夫子,相避如辰参。

才名京兆掾,门阀魏公孙。


遇事虽肮脏,接人终静温。


宁吟灞桥雪,不扫舍人门。

此行深惜别,所喜是宁亲。


祖帐千门晓,乡关锦国春。


鸟歌疑劝酒,山态似迎人。

盛府兼名邑,荣归指故林。


多年望乡泪,万里倚门心。


江馆春寒薄,山程晚翠深。

咸宁走芦子,终日乔木阴。


太丘心洒落,古松韵清深。


聊持不俗耳,静听无弦琴。

邑下羹不和,幕中往调护。


纷争非士则,各使捐细故。


颇忆郗参军,能令公喜怒。

俗物常偪塞,令人眼生白。


永怀洛阳人,谈诗论画壁。


青山吐秋月,阻作南楼客。

蟠空作风雨,发地鸣鼓吹。


日晴四无人,声在高林际。


伊优儿女语,蹇浅市井议。

头陀全盛时,宫殿梯空级。

吾州佳士子王子,深入黄茅作从事。
捧檄还家侍老亲,端能过我诵近文。


问渠鹗表几张纸,笑道孤寒那得此。

桂岭梅花欲争发,融水幕宾来访别。


可怜疋马犯霜风,吟遍梅花更吟雪。


我如病蚕已三眠,作茧不就黏壁乾。

奏篇惊倒汉廷臣,一眼元无四海人。


天下无双聊小却,洛阳年少是前身。


云鹏飞上偏嫌早,雾豹深藏更几春。

首夏寻芳也未迟,绕园红紫尚菲菲。


无心与物真皆可,有酒逢人劝莫违。


梦逐杨花无限思,身惭啼鸟不如归。

与君多乖睽,邂逅同泛峡。


宋子虽世旧,谈笑顷不接。


二君皆宦游,畴昔共科甲。

碧山无意解银鱼。
花底且携壶。
华颠又喜熊罴且,笑骐骥,老反为驹。

江上双画舸,风帆或先后。


晚共泊芦洲,欣同幕中友。


一过长风沙,一住贵池口。

磊落黄从事,清吟古气多。


少年知任侠,欲老解登科。


辨起公卿坐,时为慷慨歌。

远水未生冻,轻舟归大梁。


岸回初向月,篙滑始沾霜。


清世岂淹俊,上公存荐章。

年年跃马长安市,客舍似家家似寄。
青钱换酒日无何,红烛呼卢宵不寐。


易挑锦妇机中字,难得玉人心下事。

曾读蔡公诗,夫君志可知。


试看鸾铩翼,岂若豹留皮。


寒柏无阳艳,朝花有夕披。

天马云孙在,终然骨相奇。


泥涂辱虽久,霜雪志难移。


白发无嗟老,青衫莫厌卑。

君山那可上,四面是层波。


此地风烟古,前人赋咏多。


征帆冲雁字,官舍近渔歌。

掇取高科如拾芥,爱君才调望君深。


莫夸书判居莲幕,要把文章入禁林。


华屋修成官满去,好诗改定客来吟。

马蹄相逐到浮光,客里相宽对举觞。


夜暖试铺新枕簟,晓寒仍索旧衣裳。


樱桃着雨便成腐,柳絮随风如许狂。

樊侯卷子尺一悭,谁能卷里开天闲。


应闲有骏数十二,生气流溢鲛绡间。


首尾一疋魏公倡,子雍一疋未敢望。

平林广野骑台荒,山寺鸣钟报夕阳。


人事自生今日意,寒花只作去年香。


巾攲更觉霜侵鬓,语妙何妨石作肠。

历历渡遥程,仙山向赤城。


同为忆家者,岂不羡君行。


岁晚梅花白,天寒楚塞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