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松滋县西竹林寺,苦竹林中甘井泉。


巴人漫说虾蟆培,试裹春芽来就煎。

新收千百秋莲菂,剥尽红衣捣玉霜。


不假参同成气味,跳珠碗里绿荷香。

天将金阙真黄色,借与洞庭霜后橙。

松滋解作逡巡曲,压倒江南好事僧。

戢戢蜂儿出露房,未生翅股及锋芒。


丁宁莫遣它人剥,要染侬家十指香。

城中莲子买将归,未问尝新早与迟。


偶忆涌金门外晓,画船带露摘来时。

白玉蜂儿绿玉房,蜂房未绽已闻香。


蜂儿解醒诗人醉,一嚼清冰一咽霜。

蜂儿来自宛溪中,两翅虽无已是虫。


不似荷花窠底蜜,方成玉蛹未成蜂。

绿玉蜂房白玉蜂,折来带露复含风。


玻瓈盆面冰浆底,醉嚼新莲一百蓬。

蜂不禁人采蜜忙,荷花蕊里作蜂房。


不知玉蛹甜于蜜,又被诗人嚼作霜。

锦杯曾醉碧池春,回首风光入梦新。


今日临池剥莲子,却思池上咏花人。

花头碎剪玉玲珑。
学白莲开不学红。
花意怯春闲帖水,人心逐絮乱随风。

霜冷汀洲云冷波,水中花撒小银杯。
花似水仙人似玉,醉看明月不知回。

菡萏香莲十顷陂,小姑贪戏采莲池。
晚来弄水船头湿,更脱新裙裹鸭儿。

平湖渺渺波无际。
难认旧时青盖。
荻絮横飞,蓼红斜眩,秋光无赖。

白蘋红蓼秋江岸。
早有蜻蜓斜睨。
须褪蜂黄,乳含菽玉,恹恹倦起。

隔烟花草远蒙蒙,恨个来时路不同。
正是停桡相遇处,鸳鸯飞去急流中。

菡萏含犹浅,青青带露寒。


的中元有薏,莫但作莲看。

山水频开阖,仙源不可寻。


水帘飞四壁,花雨散双林。


猿鸟声相乱,蛟龙气自深。

船动湖光滟滟秋,贪看年少信船流。
无端隔水抛莲子,遥被人知半日羞。

菡萏香连十顷陂,小姑贪戏采莲迟。
晚来弄水船头湿,更脱红裙裹鸭儿。

绿实填房未满,黄茸绕壳方开。


为问因谁劝酒,一时齐侧金杯。

盆池初泛小青钱,俄有盈盈淡伫仙。


香老不随明玉堕,子肥争露宝珠圆。


乍披绀色神都爽,欲擘柔房意尚怜。

落尽红衣见绿房,折来犹带水云香。


柔丝零落芳心苦,未及秋风已断肠。

休休得一闲,杯酒聊从容。


晚凉过池亭,受用水上风。


默存即实境,身在莲花中。

细萍点点钉花船。
荇线飘飘缚画竿。
折得小莲羞并蒂。
风起莲江绉绿罗。
并船归唱采莲歌。
画屏只见金鸂鶒。
石上何曾有莲起,世间乃有石莲子。
小长圆黝劲莫当,比他莲子不相似。
野人采摘向山嵎,是时秋尽山草死。
胡波慢似眼波秋。
自爱风流照碧流。
嫌他年少颠狂甚,棹入荷花不举头。
风皱澄波绿漾陂。
腕慵不觉荡船迟。
欲惊沙嘴鸳鸯睡,笑掷青青芡子儿。
朝出沙头日正红,晚来云起半江中。
赖逢邻女曾相识,并著莲舟不畏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