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宜春城郭绕楼台,想见登临把一杯。


湿湿岭云生竹箘,冥冥江雨熟杨梅。


政成定入邦人咏,诗就还随驿使来。

诗题怨鹤与惊猿,一幅溪藤照麝烟。


闻道省郎方结绶,可容名士乞归田。


严安召见天嗟晚,贾谊归来席更前。

袁州司法多兼局,日暮归来印几窠。


诗罢春风荣草木,书成快剑斩蛟鼍。


遥知吏隐清如此,应问卿曹果是何。

春去怀贤感物多,飞花高下罥丝窠。


传闻治境无戾虎,更道丰年鸣白鼍。


史笔纵横窥宝铉,诗才清壮近阴何。

明时远逐事何如,遇赦移官罪未除。


北望讵令随塞雁,南迁才免葬江鱼。


将经贵郡烦留客,先惠高文谢起予。

晴意久不果,天容今一新。


如何半轮日,销却许多云。


积雨还休雨,小春真似春。

主人年少已能诗,更有松轩挂夕晖。


芳草似袍连径合,白云如鸟傍檐飞。


但将竹叶消春恨,莫遣杨花上客衣。

家家生计只琴书,一郡清风似鲁儒。


山色东南连紫府,水声西北属洪都。


烟霞尽入新诗卷,郭邑闲开古画图。

我行宜春野,四顾多奇山。


攒峦不可数,峭绝谁能攀。


上有青葱木,下有清泠湾。

今朝已是腊嘉平,我独胡为在远行。


白发倚闾应注想,青山联骑若为情。

袁州刺史几何人,韩李流芳独未泯。


道丧时危今日意,九原遗恨一时新。

马蹄今日到袁州,山木萧椮四面愁。


多谢晚来风力劲,朔云寒日共悠悠。

宜阳出守新恩至,京口因家始愿违。


五柳闭门高士去,三苗按节远人归。


月明江路闻猿断,花暗山城见吏稀。

古庙香灯几许年,增修还费大官钱。


至今楚地多风雨,犹道山神驾铁船。

持修江藻拜祠前,正是春风欲暮天。


童冠尽多归咏兴,城南兼说有温泉。

台名何事只宜春,山色无时不可人。

不用烟花费妆点,尽教刊落尽嶙峋。

宜春台上还春望,山水南来眼未尝。


却笑韩公亦多事,更从南浦羡滕王。

君非身尤谪南州,南方尚鬼其俗媮。
蛇为邻,虎为陬,丹茅苦竹深幽幽。


邑人祠鬼拜古树,竹杯一仰来烹牛。

陌上行人怪府公。
还是诗穷,还是文穷。
下车上马太匆匆,来是春风,去是秋风。

一岩端坐挹千峰,三两亭台胜概中。


江水骤生连夜雨,松声吹下半天风。


因思世故吾头白,独步林皋夕照红。

佐郡袁州去,江行万里西。


兴牵春水雁,心断早朝鸡。


蛮境风烟近,巫乡习俗迷。

坐令荆国得髦英,清献先生语不轻。


汉使曾观楚风俗,蜀翁未识鲁书生。


杨林坠露随沉魄,丛玉留诗负夙情。

皇帝二十有三年,制诏州县立学。
惟时守令,有哲有愚。
有屈力殚虑,祗顺德意;有假官借师,苟具文书。

东君此去几时来,雪里梅根待暖回。


莫似仙家寥落甚,蟠桃千岁始重开。

去年春尽在宜春,醉送东风泪满巾。


今日春归倍惆怅,相逢不是去年人。

袁江猿鸟清,曾向此中行。


才子登科去,诸侯扫榻迎。


山藏明月浦,树绕白云城。

色比琼浆犹嫩,香同甘露仍春。


十千提携一斗,远送潇湘故人。

骎骎五马动征尘,太守风流世绝伦。


身事汉庭为小相,家传楚国是骚人。


烟波莫叹重湖远,桑梓仍将别墅邻。

昔归已伤迟,再往乃不返。


云萍忽散迹,玉树犹在眼。


高堂念夙昔,群季轧歌筦。

快阁西偏寺最幽,江风渚月净如秋。


竹间久挂将军剑,柳外初回使者舟。


痛哭秦庭惊晏岁,独持汉节望南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