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掩窗寂已睡,月脚垂孤光。


披衣起周览,飞露洒我裳。


山川同一色,浩若涉大荒。

明月未出群山高,瑞光万丈生白毫。


一杯未尽银阙涌,乱云脱坏如崩涛。


谁为天公洗眸子,应费明河千斛水。

吟哦傲兀,仰晤岩月。


遇巘迎崖,银刓玉啮。


源鱼噞喁,岸雁臲卼。

试问玉蟾寒皎皎,何如银烛乱荧荧。


不知桂魄今何在,应在吾家紫石屏。

秀稻秋风喜太平,独疑连雨未全晴。


银蟾似亦无聊赖,默度寒宵懒吐明。

绀烟迷雁迹,渐碎鼓零钟,街喧初息。
风檠背寒壁,放冰蟾,飞到蛛丝帘隙。
琼瑰暗泣,念乡关、霜华似织。

空堂寒夜月华清,独宿凄凉梦不成。


欲向阶前舞凌乱,手持杯酒为谁倾。

潮上水清浑。
棹影轻于水底云。
去意徘徊无奈泪,衣巾。

不许蟾蜍此夜明,始知天意是无情。


何当拔去闲云雾,放出光辉万里清。

雨气敛青霭,月华扬彩昙。


戏鱼莲叶北,惊鹊树枝南。

西风吹暑天益高,明月耿耿分秋毫。


彭城闭门青嶂合,卧听百步鸣飞涛。


使君携客登燕子,月色着人冷如水。

屋罅见明月,还见地上霜。


客子夜中起,旁皇涕沾裳。


匪为严霜苦,悲此明月光。

晚烟斜日思悠悠。
西北有高楼。
十分准拟明月,还似去年游。

一年明月中秋好,万里长空此夜阴。


雨晕青灯昏远思,虫鸣黄叶乱乡心。


见愁盗贼氛犹恶,莫怪乾坤气尚淫。

风帘淅淅漏灯痕,一半秋光此夕分。


天为素娥孀怨苦,并教西北起浮云。

卷地惊风吹雨去,却看香雾轻浮。
遥知清影遍南州。
万峰横玉立,谁为此山留。

紫塞连年戍,黄砂碛路穷。


故人今夜宿,见月石楼中。

主人待月敞南楼,淮雨西来斗变秋。


自有婵娟侍宾榻,不须迢递望刀头。


池鱼暗听歌声跃,莲的明传酒令优。

怪事广寒殿,此夕不开关。
林间乌鹊相贺,暂得一枝安。
只在浮云深处,谁驾长风挟取,明镜忽飞还。

月初生,居人见月一月行。
行行一年十二月,强半马上看盈缺。


百年欢乐能几何,在家见少行见多。

素波凉晕淡层城,怊怅三年此夜情。


独卷疏帷成默坐,暗虫相应作秋声。

异时凉月好,常尔惜严更。


此夜浮云恶,胡然溷太清。


心孤王粲牍,案对景山鎗。

万里重阴晦玉轮,兔孤蟾远托霄垠。


世间未必皆同恨,亦有居心不净人。

天上浮云不肯归,凭轩坐惜桂华西。


一年此夕无穷恨,只是城鸦得稳栖。

九旻含爽助清辉,万里重阴误赏期。


正恨浮云无意绪,世间偏恼最明时。

望月思兄意转迷,孤帆应宿楚云西。


夜深愁向湖边立,为有寒鸿相并栖。

湿云待向三更吐。
更是沉沉雨。
眼前儿女意堪怜。

却说孙行者按落云头,对师父备言菩萨借童子、老君收去宝贝之事。
三藏称谢不已,死心塌地,办虔诚,舍命投西,攀鞍上马,猪八戒挑着行李,沙和尚拢着马头,孙行者执了铁棒,剖开路,径下高山前进。
说不尽那水宿风餐,披霜冒露,师徒们行罢多时,前又一山阻路。

圆月出树东,隔看被树挂。


群叶相蒙茂,光采还透射。


玉盘虽隐映,其魄自整暇。

荡春寒,一轮娟娟,初上烟暖云柔。
柰镫穗影含金粟,药垆声泣寒螀,凄然似秋。


无端还与绸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