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梁有汤惠休,常从鲍照游。


峨眉史怀一,独映陈公出。


卓绝二道人,结交凤与麟。

水客凌洪波,长鲸涌溟海。


百川随龙舟,嘘吸竟安在。


中有不死者,探得明月珠。

昔在朗陵东,学禅白眉空。


大地了镜彻,回旋寄轮风。


揽彼造化力,持为我神通。

百千万劫菩提种,八十三年功德林。


若不秉持僧行苦,将何报答佛恩深。


慈悲不瞬诸天眼,清净无尘几地心。

心如定水随形应,口似悬河逐病治。


曾向众中先礼拜,西方去日莫相遗。

梓潼眷属何年别,长寿坛场近日开。


应是蜀人皆度了,法轮移向洛中来。

荣华恩爱弃成唾,戒定真如和作香。


今古虽殊同一法,瞿昙抛却转轮王。

自出家来长自在,缘身一衲一绳床。


令人见即心无事,每一相逢是道场。

长明灯下三更雨,旦过寮前万里身。


正使未能超佛祖,也应小胜市朝人。

松间数语淡交成,不喜将身世上行。


安得北窗风雪夜,地炉相对煮芜菁。

麈尾与筇杖,几年离石坛。


梵馀林雪厚,棋罢岳钟残。


开卷喜先悟,漱瓶知早寒。

纷纷扰扰十年间,世事何尝不强颜。


亦欲心如秋水静,应须身似岭云闲。

昔年杖舄几相从,同遇弥天汉上翁。


早恨扬舲南浦别,俄惊扫地北山空。


壮心脱落浮云外,病骨枝梧梦境中。

从来多是游山水,省泊禅舟月下涛。


初过石桥年尚少,久辞天柱腊应高。


青松带雪悬铜锡,白发如霜落铁刀。

乱山秋木穴,里有灵蛇藏。


铁锡挂临海,石楼闻异香。


出尘头未白,入定衲凝霜。

九衢尘土递追攀,马迹轩车日暮间。


玄发尽惊为客换,白头曾见几人闲。


空悲浮世云无定,多感流年水不还。

利门名路两何凭,百岁风前短焰灯。


只恐为僧僧不了,为僧得了总输僧。

寒窗写就白云篇,客至研茶手自煎。


儒佛故应同是道,诗书本是不妨禅。


长松千尺巢云鹤,寒峤三更啸月猿。

尽说归山避战尘,几人终肯别嚣氛。


瓶添涧水盛将月,衲挂松枝惹得云。


三接旧承前席遇,一灵今用戒香熏。

山僧心与迹俱闲,未限居山及出山。


长对芭蕉闲不过,时留一偈叶中间。

口中校祖叶。
德茶香点爇。


灭与烟消,似圭峰秘诀。

黄山之巅百尺松,虬枝偃盖连群峰。
山神守护魑魅避,道人剪伐天为容。


扪崖踸踔篝火远,绝壁晻霭凝烟浓。

偶从湖汊系归船,曳杖寻钟古刹悬。


幢石草侵天监字,讲坛松漏莫釐烟。


僧云净社难呼饮,汝不长斋返近禅。

落迦南浸胜蓬莱,西有峨眉北五台。


寄语圆通三大士,可能端为一僧来。

出头皆是新年少,何处能容老病翁。

更把浮荣喻生灭,世间无事不虚空。

家住义兴东舍溪,溪边莎草雨无泥。


上人一向心入定,春鸟年年空自啼。

杖锡去随缘,乡山在日边。


遍参东土法,顿悟上乘禅。


咒水龙归钵,翻经浪避船。

重城须久住,尘事日全无。


落叶惊秋信,思山展旧图。


貌同仙鹤瘦,心似片云孤。

僧趁雪前到,梅花犹恨迟。


略谭残岁梦,便和早春诗。


僵雁依船宿,寒猿捧砚随。

名利了无时,何人暂访师。


道情闲外见,心地语来知。


竹落穿窗叶,松寒荫井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