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羡君华发起琳宫,右辅初还鼓角雄。


千里农桑歌子产,一时冠盖慕萧嵩。


那知聚散舂粮外,便有悲欢过隙中。

不饮胡为醉兀兀,此心已逐归鞍发。


归人犹自念庭闱,今我何以慰寂寞。


登高回首坡垄隔,但见乌帽出复没。

蓬岛烟霞阆苑钟,三官笺奏附金龙。


茅君奕世仙曹贵,许掾全家道气浓。


绛简尚参黄纸案,丹炉犹用紫泥封。

朝与周人辞,暮投郑人宿。


他乡绝俦侣,孤客亲僮仆。


宛洛望不见,秋霖晦平陆。

秉烛连床坐夜分,漏声和月度辕门。


重论幼稚多堪笑,细数交游半不存。


最好知心成白首,可能醒眼对金樽。

一从分袂后,两地各悽然。


道路千山隔,音书几度传。


相逢成感慨,欲别更留连。

积水还平岸,春来引郑溪。


旧渠通郭下,新堰绝湖西。


嵩少分明对,潇湘阔狭齐。

海槎闲暇阆风轻,不是安流不肯行。


鸡省露浓汤饼熟,凤池烟暖诏书成。


渔筹已合光儒梦,尧印何妨且治兵。

欲将刀笔润王猷,东去先分圣主忧。


满扇好风吹郑圃,一车甘雨别皇州。


尚书碛冷鸿声晚,仆射陂寒树影秋。

尝从京索间,跃马望春山。


气象归王国,丘陵接汉关。


长榆啼鸟乱,细草牧陂闲。

西接都门才百里,压城残雪照牙旗。


风烟古是诸侯国,雁鹜新来仆射陂。


馈食且依当日具,铸刑无改昔人为。

诘朝持郑酝,向夕望星津。


俗意愿添巧,古心思变淳。


予穷少陵老,公似谪仙人。

酣酣道旁杏,戢戢垄上柏。


不知烟火禁,但感风露易。


开关扫墓隧,向树系车轭。

渠渠梁照日,泯泯水分京。


激作飞岩势,流为杂佩声。


图书无近迹,草树有冬荣。

朝离泌水上,夕去野亭赊。


走马日衔树,度河风卷沙。


关云来雨脚,陂岸长蒲芽。

尽室寄东里,一官辞上都。


只应乘小驷,宁肯蹑双凫。


秋雨生陂水,高风落庙梧。

美物须绝代,异人须不世。


造化生得成,谅亦非容易。


旷世耳可闻,同时目能视。

恩深骨髓谓慈亲,义重丘山是故人。


归过嵩阳旧游地,白云收得薜萝身。

二都相去四百里,中有名园属宋家。


古木参天罗剑戟,长藤垂地走龙蛇。


我来游日逢秋杪,君为开筵对晚花。

汉国临清渭,京城枕浊河。


居人下珠泪,宾御促骊歌。


望极关山远,秋深烟雾多。

函关秋霁雁初回,六里商于晓色开。


四皓有灵应笑我,谪官方始入山来。

期从皆王谢,而翁更藻觚。


五言曹父子,千里阮驹雏。


转蕙魂应住,长楸哭尚逋。

美玉瑕何害,挥金橐为愁。


世虚绳礼法,谁洵赏风流。


朱亥佳公子,青门老故侯。

雪涕寻前谊,敲门忆昨晨。


枭卢呼未歇,虾蟹醉仍频。


日者过荒馆,霜颠破角巾。

莫以拘挛辈,交攻放达偏。


穷如知老后,乐似欠年前。


匣藻鲛俱泣,园花石共迁。

城中金络骑,出饯沈东阳。


九月寒露白,六关秋草黄。


齐讴听处妙,鲁酒把来香。

日暮堂前花蕊娇,争拈小笔上床描。


绣成安向春园里,引得黄莺下柳条。

为有趋庭恋,应忘道路赊。


风消荥泽冻,雨静圃田沙。


古陌人来远,遥天雁势斜。

北风如刀吹面裂,弊裘无功尘絮折。


星稀日出势尚严,满袖霜花厚如雪。


马上沉吟苦忆家,江南十月剩春华。

自初宾上国,乃到邹人乡。


曾点与曾子,俱升阙里堂。


武皇恢大略,逸翮思寥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