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无人唤醒赋归翁,满把清香谁与同。


但办对花频举酒,莫横重九在胸中。

秋是愁乡雁不来。
登高何望只风埃。
暂时枫叶浓如酒,何处萸囊避得灾。

天根敛秋阳,雨毕水归薮。


胡为爽常度,白昼变昏黝。


农功将纳场,馀秉尚栖亩。

雅志厌阛阓,考槃乐郊墟。
言归憩桑梓,不惮躬拮据。
岁晚此栖宿,佳气郁扶舆。
风露澹秋容,汀洲肃秋气。
吾庐倚高寒,游目周品汇。
既空买山资,恨欠除堂费。

缥缈危楼紫翠间,良辰乐事古难全。


感时怀旧独凄然。



璧月琼枝空夜夜,菊花人貌自年年。

与客携壶上翠微,江涵秋影雁初飞。


尘世难逢开口笑,年少,菊花须插满头归。



酩酊但酬佳节了,云峤,登临不用怨斜晖,古往今来谁不老,多少,牛山何必更沾衣。

浅霜侵绿,发少仍新沐。
冠直缝,巾横幅。
美人怜我老,玉手簪金菊。

点点楼头细雨,重重江外平湖。


当年戏马会东徐,今日凄凉南浦。



莫恨黄花未吐,且教红粉相扶。

远水生光,遥山耸翠,霁烟深锁梧桐。


正零瀼玉露,淡荡金风。


东篱菊有黄花吐,对映水、几簇芙蓉。

满园花菊郁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


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

敬亭山外人归远,峡石溪边水去斜。


茅屋老妻良酿酒,东篱黄菊任开花。

四海方无事,三秋大有年。


百生无此日,万寿愿齐天。


芍药和金鼎,茱萸插玳筵。

淡荡素商行暮,远空雨歇,平野烟收。
满目江山,堪助楚客冥搜。
素光动、云涛涨晚,紫翠冷、霜巘横秋。

夔州鼓角晚凄悲,恰是幽窗睡起时。


但忆社醅挼菊蕊,敢希朝士赐萸枝。


山川信美吾庐远,天地无情客鬓衰。

初三新月见如期,重九黄花又及时。


俱是人间称心事,典衣一醉更何疑。

照江丹叶一林霜,折得黄花更断肠。


商略此时须痛饮,细腰宫畔过重阳。

把菊醒陶酒,扬鞭入汉闱。


聚蚊秋未息,独鸟暮先归。


世有凉暄隔,人无今昨非。

满庭黄菊篱边拆,两朵芙蓉镜里开。


落帽台前风雨阻,不知何处醉金杯。

诸将说封侯,短笛长歌独倚楼。
万事尽随风雨去,休休,戏马台南金络头。


催酒莫迟留,酒味今秋似去秋。

烟描水写老秋容,岭外秋容也自浓。


如见大宾新露菊,若歌商颂晓风松。


插花醉照濂溪井,吹发慵登帽子峰。

异国逢佳节,凭高独苦吟。


一杯今日醉,万里故园心。


水馆红兰合,山城紫菊深。

风卷车尘弄晓寒,天涯流落寸心丹。


去年醉与茱萸别,不把今年作健看。

万里飘零两鬓蓬,故乡秋色老梧桐。


雁栖新月江湖满,燕别斜阳巷陌空。


落叶何心定流水,黄花无主更西风。

江南秋色满梧桐,回首青山万事空。


怕见镜中新白发,长将破帽裹西风。

飘零万里若为家,一夜西风吹鬓华。


只有新诗题甲子,更无故旧对黄花。

省札陈往事,怆忆数年中。


一身朝北阙,家累守田农。


望山亦临水,暇日每来同。

弃职曾守拙,玩幽遂忘喧。

圣心忧万国,端居在穆清。


玄功致海晏,锡宴表文明。


恩属重阳节,雨应此时晴。

山明野寺曙钟微,雪满幽林人迹稀。


闲居寥落生高兴,无事风尘独不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