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久恶繁哇混太和,云何今日自吟哦。


世间万事皆如此,两叶行将用斧柯。

雪压江边修竹林,沅湘晚色起愁阴。


川光荡漾空清阔,山气玲珑太白深。


未得稍云邀凤宿,可能映水学龙吟。

云茫茫,水浪浪,林木脱叶无稻粮。
乌啼雁叫天苍凉,岁云莫矣江山长。


有竹有竹在高冈,三株冻折两复僵,小禽悲飞不能扬。

居庸灭烽惟留屯,时平更觉将军尊。


铃斋看雪拥衲坐,急鼓又报边城昏。


百壶高宴梨栗圃,千里未尽桑麻村。

岩形若狻猊,不能千里走。


岂无鸟兽群,当假风雷吼。


寄谢栖息人,想像真妄有。

山无凤皇飞,洞有仙人迹。


蝙蝠大如鸦,莓苔遍上屐。


自惭无道骨,安问缘云客。

山头出飞瀑,落落鸣寒玉。


再落至山腰,三落至山足。


欲引煮春山,僧房架刳竹。

心危身亦危,衽席尚颠坠。


如何岩石上,来坐自安意。


能谕死生间,无论寤与寐。

巨石如龙孙,耸耸烟雾里。


明明落溪口,纳纳喧滩齿。


何当助斋盂,菌蕃徒为美。

山僧好寂静,入云恨不深。


峰间一雨昏,林表孤灯沉。


往来有猿狖,呼啸自成音。

既将茅覆檐,复有松为盖。


五里入山时,憩此得寒籁。


曾无康乐游,但见云衲会。

山为骊龙蟠,谷作骊龙腮。


珠树存其间,谁采明月来。


何须循海隅,笑蚌未成胎。

老龙恋潭窟,不雨亦不云。


吐涎出溪滑,吹腥隔林闻。


疾雷驱未去,鱼鳖竞纷纷。

重云不藏春,深窦常有雪。


晓月号松猿,晴壁挂海霓。


终恍无心人,区区佩环玦。

昔把钓竿垂,今拈拂子挥。


矶边沤鸟问,师出几时归。

占断一房居,矶边足钓徒。


如何贪出世,亦典了西湖。

去春蒙尹召,曾一泛湖光。


和靖应相笑,君房有许忙。

云间老桧与天齐,腾六寒威一手提。


折竹折梅因底事,不留一叶与山溪。

幽人凭水槛,钓者挈鱼投。


况对千山雪,而无一客留。


腊酒此时熟,老夫终岁忧。

河间多书人共知,未见紫岩方玉池。


东坡老人上天去,流落人间君得之。


宝匣初开眼光眩,相约君家与同看。

宇宙无声,天地一色。


扁舟何人,去来无迹。


言虽不传,意自有得。

飞泉溅禅石,瓶注亦生苔。


海上山不浅,天边人自来。


长年随桧柏,独夜任风雷。

弥望盈清回,还疑溪外踪。


鸿飞昨日影,龙蛰几株松。


曲曲忘前径,山山遂一容。

稍稍墟烟度,归禽尚一双。


喧风柔落木,珠雨缓流淙。


夕气先孤幌,云阴上半窗。

息心寒夜永,无奈小窗何。


恻恻情还定,胧胧影未讹。


空涵西照合,月转北林多。

居然穿雨际,的的炫轻盈。


高阁今相望,遥心一倍生。


元云光渐曙,浅水影微萦。

江山一派。
换出琼瑶界。
冻合滩舟因访戴。

仲冬十一月,三峨岭头百丈雪。
春风二月天,三峨峡中百道泉。


山僧住山不论岁,手爇松枝令江沸。

晋阳山下蒲村渡,断坂连冈叠烟树。
横汾水落流更急,客子西归迫秋暮。


朔风转雨作雪飞,倚盖沙头泥没屦。

乱洒春霙著纸寒,玉成天地片时间。


有人谙尽江湖冷,却爱寻常罨画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