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门如天深几重,君王如帝坐法宫。


人生难处是安稳,何为来此骊山中?



复道凌云接金阙,楼观隐烟横翠空。


林深雾暗迷八骏,朝东暮西劳六龙。

举世争称邺瓦坚,一枚不换百金颁。


岂知好事王夫子,自采临潼绣岭山。


经火尚含泉脉暖,吊秦应有泪痕潸。

海中方士觅三山,万古明知去不还。


咫尺秦陵是商鉴,朝元何必苦跻攀。

几变雕墙几变灰,举烽指鹿事悠哉。


上皇不念前车戒,却怨骊山是祸胎。

功成惟欲善持盈,可叹前王恃太平。


辛苦骊山山下土,阿房才废又华清。

骊山绝望幸,花萼罢登临。


地下无朝烛,人间有赐金。


鼎湖龙去远,银海雁飞深。

骊岫飞泉泛暖香,九龙呵护玉莲房。


平明每幸长生殿,不从金舆惟寿王。

秦楚相望万里天,岂知今夕宿温泉。


穿云漱月无穷恨,依旧潺湲古县前。

始皇东游出周鼎,刘项纵观皆引颈。


削平天下实辛勤,却为道傍穷百姓。


黔首不愚尔益愚,千里函关囚独夫。

六籍燃除士不磨,骊山如此盗兵何。


五陵珠玉归人世,却为诗书发冢多。

苍山何郁盘,飞阁凌上清。


先帝昔好道,下元朝百灵。


白云已萧条,麋鹿但纵横。

君不见开元至化垂衣裳,厌坐明堂朝万方。
访道灵山降圣祖,沐浴华池集百祥。


千乘万骑被原野,云霞草木相辉光。

骊山四顾,阿房一炬,当时奢侈今何处?只见草萧疏,水萦纡。


至今遗恨迷烟树。
列国周齐秦汉楚。

长安新砚石同坚,不待书求遂许颁。


岂必魏人胜近世,强推铜雀没骊山。


寒煤舒卷开云叶,清露沾流发涕潸。

闻说先皇醉碧桃,日华浮动郁金袍。


风随玉辇笙歌迥,云卷珠帘剑佩高。


凤驾北归山寂寂,龙旟西幸水滔滔。

步辇陟山巅,山高入紫烟。


忠臣还捧日,圣后欲扪天。


迥识平陵树,低看华岳莲。

冷日微烟渭水愁,翠华宫树不胜秋。


霓裳一曲千门锁,白尽梨园弟子头。

蜃蒸作雾,地涌成珠,一水溶溶贮。
炎凉谁主。
大千界、只有清流可语。

赐酒争怜塞上酥,销魂一斛旧明珠。

宝炬金莲照地光,山云犹自想衣裳。

骊山郁崔嵬,宫阙金银开。


月生鳷鹊观,云绕凤凰台。


宫中红妆子,调笑春风媒。

天寒多木叶,愁思满溪滨。


惆怅往来渡,经行多少人。


时情犹重腊,岁事每占春。

绣岭花仍绣,汤泉满故宫。


禁池人自浴,新月古应同。


玉殿兴亡后,青山涕泪中。

华清宫殿映春晖,未醉三晡莫遽归。


人事废兴犹可记,风光流转不相违。


歌临灞岸朱弦脆,走度章台汗马肥。

月殿真妃下彩烟,渔阳追虏及汤泉。


君王指点新丰树,几不亲留七宝鞭。

皇情遍九垓,御辇驻昭回。


路若随天转,人疑近日来。


河看大禹凿,山见巨灵开。

四郊秦汉国,八水帝王都。


阊阖雄里闬,城阙壮规模。


贯渭称天邑,含岐实奥区。

仙跸御层氛,高高积翠分。


岩声中谷应,天语半空闻。


丰树连黄叶,函关入紫云。

想像霓裳舞罢时,半酣珠汗湿琼枝。


谁吹地底阴阳炭?


暖作宫中沐浴池。


烽火昔人同巧笑,霖铃异代共含悲。

拂尽征尘漫倚栏,绕亭芳草落花残。


新裁暑服宜披葛,试拍温汤胜浴兰。


绣岭春深松影静,华青人去月光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