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门外山光马亦惊,陛前屐齿我先行。


风花误入长春苑,云月长临不夜城。


未许牛羊伤至洁,且看鸦鹊弄新晴。

汉家将军一丈佛,诏赐天池八尺龙。


露布朝驰玉关塞,捷烽夜到甘泉宫。


似闻指挥筑上郡,已觉谈笑无西戎。

千金敝帚人谁买,半额蛾眉世所妍。


顾我自为都眊氉,怜君欲斗小婵娟。


青云岂易量他日,黄菊犹应似去年。

蕙死兰枯菊亦摧,返魂香入岭头梅。


数枝残绿风吹尽,一点芳心雀啅开。


野店初尝竹叶酒,江云欲落豆秸灰。

将军结发战蛮溪,箧有殊珍胜象犀。


漫说玉床收箭镞,何曾金鼎识刀圭。


近闻猛士收丹穴,欲助君王铸袅蹄。

平生弱羽寄冲风,此去归飞识所从。


好语似珠穿一一,妄心如膜退重重。


山僧有味宁知子,泷吏无言只笑侬。

熟视空堂竟不言,故应知我未天全。


肯来传舍人皆说,能致先生子亦贤。


脱屣不妨眠粪屋,流澌争看浴冰川。

十年身不到朝廷,欲伴骚人赋落英。


但得低头拜东野,不辞中路伺渊明。


舣舟苕霅人安在,卜筑江淮计已成。

溪边石蟹小于钱,喜见轮囷赤玉盘。


半壳含黄宜点酒,两螯斫雪劝加餐。


蛮珍海错闻名久,怪雨腥风入坐寒。

三旬已过黄梅雨,万里初来舶趠风。


几处萦回度山曲,一时清驶满江东。


惊飘蔌蔌先秋叶,唤醒昏昏嗜睡翁。

先王旧德在民心,著令称忠上意深。


堕泪行看会祠下,挂名争欲刻碑阴。


凄凉破屋尘凝坐,憔悴云孙雪满簪。

感慨清哀似变风,老于诗句耳偏聪。


迂疏自笑成何事,冷淡谁能用许功。


不怕飞蚊如立豹,肯随白鸟过垂虹。

行遍天涯意未阑,将心到处遣人安。


山中老宿依然在,案上《楞严》已不看。


攲枕落花馀几片,闭门新竹自千竿。

相从倾盖只今年,送别南台便黯然。


入夜更歌《金缕曲》,他时莫忘《角弓篇》。


三年不顾东邻女,二顷方求负郭田。

风吹河汉扫微云,步屧中庭月趁人。


浥浥炉香初泛夜,离离花影欲摇春。


遥知金阙同清景,想见毡车辗暗尘。

黄楼南畔马台东,云月娟娟正点空。


欲共幽人洗笔砚,要传流水入丝桐。


且随侍者寻西谷,莫学山僧老祝融。

遣化何时取众香,法筵斋钵久凄凉。


寒蔬病甲谁能采,落叶空畦半已荒。


老楮忽生黄耳菌,故人兼致白芽姜。

两见黄花扫落英,南山山寺遍题名。


宗成不独依岑范,鲁、卫终当似弟兄。


去岁云涛浮汴泗,与君泥土满衣缨。

浪蕊浮花不辨春,归来方识岁寒人。


回头自笑风波地,闭眼聊观梦幻身。


北牖已安陶令榻,西风还避庾公尘。

连骑匆匆画鼓喧,喜君新夺锦标还。


金罍浮菊催开宴,红蕊将春待入关。


他日曾陪控禹穴,白头重见赋《南山》。

千戈万槊拥笓篱,九日清樽岂复持。


官事无穷何日了,菊花有信不吾欺。


逍遥琼馆真堪羡,取次尘缨未可縻。

沈郎清瘦不胜衣,边老便便带十围。


躞蹀身轻山上走,欢呼船重醉中归。


舞腰似雪金钗落,谈辩如云玉麈挥。

十二东秦比汉京,去年古寺共题名。


早衰怪我遽如许,苦学怜君太瘦生。


茅屋拟归田二顷,金丹终扫雪千茎。

挽袖推腰踏破绅,旧闻携手上天门。


相逢应觉声容似,欲话先惊岁月奔。


新学已皆从许子,诸生犹自畏何蕃。

昨夜霜风入裌衣,晓来病骨更支离。


疏狂似我人谁顾,坎坷怜君志未移。


但恨不携桃叶女,尚能来趁菊花时。

秋来不见渼陂岑,千里诗盟忽重寻。


大木百围生远籁,朱弦三叹有遗音。


清风卷地收残暑,素月流天扫积阴。

崎岖世路最先回,窈窕华堂手自开。


咄咄何曾书怪事,熙熙长觉似春台。


白砂碧玉味方永,黄纸红旗心已灰。

壁间一轴烟萝子,盆里千枝锦被堆。


惯与先生为酒伴,不嫌刺史亦颜开。


纤纤入麦黄花乱,飒飒催诗白雨来。

去国光阴春雪消,还家踪迹野云飘。


功名正自妨行乐,迎送才堪博早朝。


虽去友朋亲吏卒,却辞谗谤得风谣。

簿书丛里过春风,酒圣时时且复中。


红烛照庭嘶騕袅,黄鸡催晓唱玲珑。


老来渐减金钗兴,醉后空惊玉箸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