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陔萼楼后老屋倾圮,余筑基四尺,造书屋一大间。
旁广耳室如纱㡡,设卧榻。
前后空地,后墙坛其趾,西瓜瓤大牡丹三株,花出墙上,岁满三百馀朵。
炉峰石屋,为一金和尚结茅守土之地,后住锡柯桥融光寺。
大父造表胜庵成,迎和尚还山住持。
命余作启,启曰:
“伏以丛林表胜,惭给孤之大地布金;天瓦安禅,冀宝掌自五天飞锡。
仲叔守瓜州,余借住于园,无事辄登金山寺。
风月清爽,二鼓,犹上妙高台,长江之险,遂同沟浍。
一日,放舟焦山,山更纡谲可喜。
越中无佳石。
董文简斋中一石,磊块正骨,窋咤数孔,疏爽明易,不作灵谲波诡,朱勔花石纲所遗,陆放翁家物也。
文简竖之庭除,石后种剔牙松一株,辟咡负剑,与石意相得。
丙辰,学琴于王侣鹅。
绍兴存王明泉派者推侣鹅,学《渔樵回答》、《列子御风》《碧玉调》、《水龙吟》、《捣衣环佩声》等曲。
戊午,学琴于王本吾,半年得二十馀曲:《雁落平沙》、《山居吟》、《静观吟》、《清夜坐钟》、《乌夜咏》、《汉宫秋》《高山流水》、《梅花弄》、《淳化引》、《沧江夜雨》、《庄周梦》,又《胡笳十八拍》、《普庵咒》等小曲十馀种。
朱云崃教女戏,非教戏也。
未教戏先教琴,先教琵琶,先教提琴、弦子、萧、管,鼓吹歌舞,借戏为之,其实不专为戏也。
郭汾阳、杨越公、王司徒女乐,当日未必有此。
兖州鲁藩烟火妙天下。
烟火必张灯,鲁藩之灯,灯其殿、灯其壁、灯其楹柱、灯其屏、灯其座、灯其宫扇伞盖。
诸王公子、宫娥僚属、队舞乐工,尽收为灯中景物。
曲阜出北门五里许,为孔林。
紫金城,城之门以楼,楼上见小山一点,正对东南者,峄山也。
折而西,有石虎、石羊三四,在榛莽中。
己巳,至曲阜谒孔庙,买门者门以入。
宫墙上有楼耸出,匾曰“梁山伯祝英台读书处”,骇异之。
进仪门,看孔子手植桧。
燕子矶,余三过之。
水势湁潗,舟人至此,捷捽抒取,钩挽铁缆,蚁附而上。
篷窗中见石骨棱层,撑拒水际,不喜而怖,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。
少年视砚,不得砚丑。
徽州汪砚伯至,以古款废砚,立得重价,越中藏石俱尽。
阅砚多,砚理出。
砎园,水盘据之,而得水之用,又安顿之若无水者。
寿花堂,界以堤,以小眉山,以天问台,以竹径,则曲而长,则水之。
内宅,隔以霞爽轩,以酣漱,以长廊,以小曲桥,以东篱,则深而邃,则水之。
筠芝亭,浑朴一亭耳。
然而亭之事尽,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。
吾家后此亭而亭者,不及筠芝亭;后此亭而楼者、阁者、斋者,亦不及。
越俗扫墓,男女袨服靓妆,画船箫鼓,如杭州人游湖,厚人薄鬼,率以为常。
二十年前,中人之家尚用平水屋帻船,男女分两截坐,不坐船,不鼓吹。
先辈谑之曰:“以结上文两节之意。
天启六年十二月,大雪深三尺许。
晚霁,余登龙山,坐上城隍庙山门,李岕生、高眉生、王畹生、马小卿、潘小妃侍。
万山载雪,明月薄之,月不能光,雪皆呆白。
紫阳庵在瑞石山。
其山秀石玲珑,岩窦窈窕。
宋嘉定间,邑人胡杰居此。
三茅观在吴山西南。
三茅者,兄弟三人,长曰盈,次曰固,季曰衷,秦初咸阳人也。
得道成仙,自汉以来,即崇祀之。
施公庙在石乌龟巷,其神为施全,宋殿前小校也。
绍兴二十年二月朔,秦桧入朝,乘肩舆过望仙桥,全挟长刃遮道刺之,透革不中,桧斩之于市,观者如堵墙,中有一人大言曰:“此不了汉,不斩何为!”此语甚快。
秦桧奸恶,天下万世人皆欲杀之,施全刺之,亦天下万世中一人也。
云居庵在吴山,居鄙。
宋元?间,为佛印禅师所建。
圣水寺,元元贞间,为中峰禅师所建。
芙蓉石今为新安吴氏书屋。
山多怪石危峦,缀以松柏,大皆合抱。
阶前一石,状若芙蓉,为风雨所坠,半入泥沙。
火德祠在城隍庙右,内为道士精庐。
北眺西冷,湖中胜概,尽作盆池小景。
南北两峰如研山在案,明圣二湖如水盂在几。
吴山城隍庙,宋以前在皇山,旧名永固,绍兴九年徙建于此。
宋初,封其神,姓孙名本。
永乐时,封其神,为周新。
吴王既赐子胥死,乃取其尸盛以鸱夷之革,浮之江中。
子胥因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堤岸,势不可御。
或有见其银铠雪狮,素车白马,立在潮头者,遂为之立庙。
镇海楼旧名朝天门,吴越王钱氏建。
规石为门,上架危楼。
楼基垒石高四丈四尺,东西五十六步,南北半之。
月轮峰在龙山之南。
月轮者,肖其形也。
宋张君房为钱塘令,宿月轮山,夜见桂子下塔,雾旋穗散坠如牵牛子。
云栖,宋熙宁间有僧志逢者居此,能伏虎,世称伏虎禅师。
天僖中,赐真济院额。
明弘治间为洪水所圮。
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,冈阜深秀,林峦蔚起,高千丈,周回十五里。
沿江自徐村进路,绕山盘曲而上,凡六里,有七十二湾,石磴千级。
山中有伏虎亭,梯以石墄,以便往来。
胜果寺,唐乾宁间,无着禅师建。
其地松径盘纡,涧淙潺氵爵。
罗刹石在其前,凤凰山列其后,江景之胜无过此。
梵天寺在山川坛后,宋乾德四年钱吴越王建,名南塔。
治平十年,改梵天寺。
元元统中毁,明永乐十五年重建。
《宋元拾遗记》:高宗好耽山水,于大内中更造别院,曰小西湖。
自逊位后,退居是地,奇花异卉,金碧辉煌,妇寺宫娥充斥其内,享年八十有一。
按钱武肃王年亦八十一,而高宗与之同寿,或曰高宗即武肃后身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