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师琴名以蕤宾铁,岂是七丝专一律。
古来声律商与宫,一百四十四调终于一。


又闻古铁能解音,何况圣人所作之雅琴。

葛仙岭上瞿昙宫,老僧雪眉覆双瞳。
奇琴久蓄款识古,云是零陵水边石上之枯桐。


忆昔蛟龙宅其涘,霹雳斩龙树亦死。

禁庭春昼,莺羽披新绣。


百草巧求花下斗,只赌珠玑满斗。



日晚却理残妆,御前闲舞霓裳。

佳人多命薄,初心慕、德耀嫁梁鸿。
记绿窗睡起,静吟闲咏,句翻离合,格变玲珑。
更乘兴、素纨留戏墨,纤玉抚孤桐。

梅梢弄粉香犹嫩。
欲寄江南春信。
别后寸肠萦损。

风迟日媚烟光好,绿树依依芳意早。
年华容易即凋零,春色只宜长恨少。


池塘隐隐惊雷晓,柳眼未开梅萼小。

甘露子,甘露子,唤作地蚕亦良似。
不食柘叶不食桑,何须走入地底藏。


不能作茧不上簇,如何也蒙赐汤沐。

胜峰高哉摩紫青,白鹿导我登化城。


住山大士喜客至,兜罗布界缤相迎。


圆景明晖倚云立,艴如七宝庄严成。

旅食谙殊俗,堆盘骇异闻。


南餐灰荐蛎,巴馔菜先荤。


幸脱蒌藤醉,还遭胡蒜熏。

心吐毫,枝折管。
细萼芳苞春日暖。
疑醮水,欲书空,写出韶光留着款。

一种根枝几色开。
轻盈疑似蝶飞来。
却从芍药竞翻阶。

鼻观妙香通。
雪里云封。
自甘冷澹不求荣。

为怜恶雨与憎风。
一春摇落芳丛。
春残不逐春归去,占住春工。

色莹清秋水,香凝媚服兰。
瑚琏璀璨艳禋坛。
照月夜生寒。

蕊撒冰沙。
叶亸金芽。
托根枝、喜傍山家。

庐山小隐。
渐年来疏懒,浸浓归兴。
彩桥飞过,深溪地底,奔雷馀韵。

雅淡浅深黄,顾影敧秋雨。
碧带犹皴笋指痕,不解擎芳醑。


休唱古阳关,如把相思铸。

宫样鹅黄绿带垂,中州未省见仙姿。


只疑湘水绡机女,来伴清秋宋玉悲。

翠衣小小,偎卸红襟同命鸟。
探使殷勤,不见罗浮梦里人。


交相媚妩,谁识莲垂心独苦。

是谁约勒东君去。
枝上晓声寒杜宇。
柔绿犹能抵死留,妖红不解逡巡住。

东梁与西梁,髵䰄双虎头。


可怜长江水,分作川字流。

槟榔花发鹧鸪啼,雄飞烟瘴雌亦飞。


木棉花尽荔支垂,千花万花待郎归。


芙蓉并蒂一心连,花侵槅子眼应穿。

携手丹梯语话长,不知身到碧云乡。


行人相见如相识,赠得岩花十里香。

纤秾娇小。
也解争春早。
占得中央颜色好。

老去谁能更少年,此来相对亦欣然。


人间白日无绳系,炉里金丹有诀传。


秋水芦花三亩宅,西风鹤唳五更天。

两翁出蜀时,不携一束书。
朅来奉大对,昧死排奸谀。
谏官与御史,钳口惭青蒲。
小阮书来求字说,篁翁属汝在躬行。
杂然为学圣所戒,洿处作基那得成。
立志要同莘上尹,遗书休负洛中程。
谁提长剑斩杨么,一旅居然破峒苗。
扫尽欃枪归浩劫,筑成京观不终朝。
人因战苦酬神助,我为俘多乞命饶。
老来渐解趁时宜。
着意买胭脂。
到眼新红,回头惨绿,一样少年时。
天际行云红一缕。
无尽青山,江水悠悠去。
更上层楼凭远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