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策蹇清吟涉若耶,灞桥犹恨近京华。


山前千顷谁种玉,座上六时天散花。


林雀无声溪彴断,炊烟不动竹篱斜。

放翁愁坐茆斋里,泥潦连村不得行。


夜夜湿星占雨候,时时老木送秋声。


小诗旋录兼行草,薄酒新篘任浊清。

古者封禅岁,乾封辄枯旱。


不言绝民食,徒欲晒日观。


我今作小山,才及仞有半。

朝雨暮雨梅正黄,城南积潦入车箱。


镜湖无复针青秧,直浸山脚白茫茫。


湖三百里汉讫唐,千载未尝废陂防。

残暑方炎忽痛摧,无情风雨亦奇哉。


但嗟不为贫人计,未动秋砧雁已来。

夜长稚子添书课,霜近衰翁忆醉乡。


尽道吴中时节晚,菊花也有一枝黄。

菊枝攲倒不成丛,井上梧桐叶半空。


射虎南山无复梦,雨蓑烟艇伴渔翁。

病躯剩喜即新秋,残暑无端抵死留。


风雨扫除虽一快,凋年摇落已堪愁。

书剑当年隘九州,白头归卧一窗幽。


染成草色春犹浅,老尽梅花雨未休。


得句已无前辈赏,开编时与古人游。

仲秋四日雁横天,闭户垂帷意已便。


方叹今年时候早,夜深风雨更凄然。

北风五日吹江练,江底吹翻作江面。


大波一跳入天半,粉碎银山成雪片。


五日五夜无停时,长江倒流都上西。

春雨如毛又似埃,云开还合合还开。


怪来春晚寒如许,无赖桐花领取来。

无计奈何春日长,宰予介绍谒羲皇。


蚁才问阵天又雨,蜂欲舂粮花政香。

九日不能饮,呦呦觉胃寒。


妻孥劝把盏,萸菊正堆盘。


懒极久成病,年高终鲜欢。

庭菊兼黄白,村醪杂圣贤。


微吟还自喜,不饮信徒然。


陶亮贫非病,孟嘉醒亦颠。

旱久翻成雾雨灾,老人腹疾强衔杯。


官醅菉豆适初熟,篱菊黄花终未开。


儿女共怜佳节过,鸡豚恐有故人来。

拍岸回流逆上矶,枯杨折苇静相依。


趁墟渔子晨争渡,赛庙商人晚醉归。


重九信来风未憗,大千行遍昨俱非。

江城八月枫叶凋,城头哦诗江动摇。


秋雨留人意恋恋,水风泛树声萧萧。


纶巾老子无远策,长作东西南北客。

一接深言一点头,离骚致处未为幽。


不嫌坏路容连步,且欲他年作旧游。


翰墨抑扬虽已晚,林泉栖止会终收。

寒食穷愁叹陋邦,可怜终日雨淙淙。


不妨农亩连云稼,独惜园花脱锦杠。


最苦繁声欺屋漏,愿看霁色放春江。

昊穹忽悔祸,淫雨霁今夕。


峰岭舒紫翠,云天丽金碧。


深蛙鸣远汪,凉叶坠馀滴。

暝色复已夕,雨声全未疏。


掩关颇嗜卧,篝灯空照书。


点滴闻瓦沟,决溜鸣阶渠。

□蔑丝毫暑,何庸一再霖。


秋阴酸病骨,夜滴碎归心。


剧盗应旁睨,馀田或尽沉。

吴门旧曲厌乌栖,又听长干乌夜啼。


丈人屋头有何好,不如清晓汝南鸡。

凭仗鞋尖与杖头,浮生腐骨总悠悠。

罗浮泉石皆奇绝,到处看山瀑溅衣。


石气化云云化水,青天白日玉龙飞。

清夜焚香生远心,空斋对雪独鸣琴。


数日雪消寒已过,一壶花里听春禽。

山前腊雪想纷纷,风到南讹尽处村。


瓮面不容存酒子,床头几欲爨桐孙。


园林呼舞知衰怯,窗户奔驰觉眩昏。

天下人子皆思亲,思而显之能几人。
入堂省亲亲不见,长向羹墙见亲面。
身苟不立名不扬,九原何由发幽光。
检起床头历又新,吁嗟老境渐侵寻。
十朝春恰九朝雨,一日晴还半日阴。
滴碎空阶声已厌,寒欺薄酒力难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