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少年误计慕浮名,更事方知外物轻。


身誓生生辞禄食,家当世世守农耕。


授时尧典先精读,陈业豳诗更力行。

筑陂下麦晚归来,围火烘衣始此回。


但得诸孙传素业,真无一事挂灵台。


井桐叶落垂垂尽,篱菊花残续续开。

省中地禁清昼长,侍史深注熏笼香。


荣名挽公公不住,东皋归去栽花忙。


毵毵华发映朱绂,同舍半已排云翔。

抱耒新湖葑,烧畬古庙壖。


宦游悲肮脏,归卧困沉绵。


日隐啼鸦戍,舟回落雁天。

东皋揽结知新岁,西崦攀翻忆去年。


肘上柳生浑不管,眼前花发即欣然。

起伏晴云径,纵横暖水陂。


草长流翠碧,花远没黄鹂。


楚制从人笑,吴吟得自怡。

四海方嗷嗷,我奔走独劳。


停舟近北渚,扶杖步东皋。


霜落瘦石骨,水涨腐溪毛。

夜空似水,横汉静立,银浪声杳。
瑶镜奁小。
素娥乍起、楼心弄孤照。

买陂塘、旋栽杨柳,依稀淮岸江浦。
东皋嘉雨新痕涨,沙觜鹭来鸥聚。
堪爱处,最好是、一川夜月光流渚。

南园佳致偏宜暑。
两两三三修篁,新篁新出初齐,猗猗过檐侵户。
听乱飐芰荷风,细洒梧桐雨。

归去。
奈故人、尚作青眼相期,未许明时归去。
放怀处。

松菊堂深,芰荷池小,长夏清暑。
燕引雏还,鸠呼妇往,人静郊原趣。
麦天已过,薄衣轻扇,试起绕园徐步。

城市何妨亦隐沦,贾君无意向红尘。


东皋瓜豆如云处,慊我幽栖不卜邻。

李君禅味诗情里,解作黄金不润身。


目断白衣檐酒阒,何妨聊破一垆春。

尺五城南未足高,只今小杜更飘摇。


暮烟疏雨从君胜,玉子文楸听我饶。

四海萍逢两弟兄,百年胶漆岁张陈。


红尘陌上相逢子,华发林间偶坐身。

登登策策不须呼,时动圆荷触短蒲。


五步濠梁亦堪乐,相忘何必是江湖。

新植青桐小径成,两行萱草一时荣。


春风百卉芳菲尽,长夏幽花却称情。

壁间最好营丘笔,卧看三峰忆旧过。


梦入幽林小溪去,绝胜千骑向南柯。

小阁高原最上头,下床莫遣许公羞。


如今老罢栏边意,不是元龙百尺楼。

郭外朝阳一卷斜,青槐厅事带丘麻。


路逢扶辔双童问,不是城东太尉家。

屋名尽挂陶家榜,人物应惭菊畔身。


解作文章肯归去,不应陶后说无人。

一树梅花千顷碧。
耐尽春寒眠不得。
闲愁如雨雨如愁。

千片芰荷,零乱帘卷,西风人倚楼小。
横竹泠泠,峭风历历,一碧远天缥缈。
非淡非浓,飐水国、村村斜照。

禄微赖学稼,岁起归衡茅。


穷达恋明主,耕桑亦近郊。


夜来霁山雪,阳气动林梢。

秋云卷尽秋天清,东皋萧条鸡犬声。


黄叶吟风声不平,芙蕖半落更有情。


归来僮饥羸马疲,城头树暗乌欲栖。

斜日半川明,幽人每独行。


愁怀逢暮惨,诗意入秋清。


鸟啄枯杨碎,虫悬落叶轻。

父殁名随泯,诗存世莫传。


敢求大手笔,为写小园篇。


词翰成双美,光华照九泉。

先生老去以诗鸣,乱定诗来眼倍惊。


但把明珠照兼乘,未须白璧换连城。


人言陶令尝耽酒,我识玄真不钓名。

北风胡马自长鸣,月到南枝鸟共惊。


留我小溪回短棹,看渠红旆作长城。


人思庞老皆知隐,贼说康成亦畏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