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士何曾有生死,小儒底处觅穷通。


偶留一吷千山上,散作人间万窍风。

君到高安几日回,一时斗擞旧尘埃。


赠君一笼牢收取,盛取东轩长老来。

北望飞尘苦昼霾,洗心聊复寄东斋。


珍禽声好犹思越,野橘香清未过淮。


有信微泉来远岭,无心明月转空阶。

偶随樵父采都梁,竹屋松扉试乞浆。


但见东轩堪隐几,不知公子是监仓。


溪中乱石墙垣古,山下寒蔬匕箸香。

社雨晴时燕子飞,园林何许觅芳菲。


江山良是人谁在,天地无私春又归。


残史有期成汗简,修门即日挂朝衣。

小轩风月得婆娑,尽付流年与啸歌。


细数一春今过半,正令百岁亦无多。


还家常恐难全璧,阅世深疑已烂柯。

星星两鬓怯年华,幽馆无人江月斜。


惆怅过江留一夕,晓风吹尽海棠花。

榴花零落满苍苔,薝卜忘忧亦已开。


湖海片帆先已具,少安无躁待秋来。

羁愁酒病两无聊,小篆吹香已半消。


唤起十年闽岭梦,赪桐花畔见红蕉。

终日在东厢,闲消百刻香。


一枰分黑白,双砚列朱黄。


荷气侵帘馥,桐阴覆井凉。

僻巷地无喧,闲人虑不烦。


刺舟回北渚,岸帻倚东轩。


乳鹊行苔径,驯獐触笋藩。

石门长老身如梦,旃檀成林手所种。


坐来念念非昔人,万遍莲花为谁用?


如今七十自忘机,贪爱都忘筋力微。


莫向东轩春野望,花开日出雉皆飞。

玉霜生穗也。
渺洲云翠痕,雁绳低也。
层帘四垂也。

客窗空翠杪。
前生饮惯,长生琼醥。
回首红尘,换了□花幰草。

亸吟鞭、雁峰高处。
曾游长寿仙府。
年年长见瑶簪会,霞杪盖芝轻度。

秋碧泻晴湾。
楼台云影闲。
记仙家、元在蓬山。

陈公少荒诞,一室未遽扫。


事功竟何成,老魅死不早。


潘郎治寓舍,帚秃无遗蚤。

一轩潇洒正东偏,屏弃嚣尘聚简编。


美璞莫辞雕作器,涓流终见积成渊。


谢班难继予惭甚,颜孟堪睎子勉旃。

北园春草径微微,未用频教剪棘茨。


蜂阵纷纷初养蜜,莺巢浅浅欲生儿。


客情流水兼山远,归梦游丝向日迟。

眼看东邻五亩花,茅檐竹户野人家。


过墙每欲随飞蝶,归舍谁怜已莫鸦。


幽客偶来成晚饭,野僧何日寄新茶。

新竹依墙未出寻,墙东桃李却成林。


池塘草长初饶梦,村落莺啼恰称心。


江满船头朝欲转,泥融屐齿莫尤深。

万斛尘飞日为霾,无心退食自成斋。


梅生红粟初迎腊,鱼跃银刀正出淮。


卧病空看帆度碛,诵诗犹记雪填阶。

肩舆袅袅渡浮梁,吏隐知君寄一仓。


十里遥看飞皂盖,小轩相对有壶浆。


清霄往往投车辖,永日霏霏散篆香。

担头挑得黄州笼,行过圆通一笑开。


却到山前人已寂,亦无一物可担回。

东轩正似虚空样,何处人家笼解盛。


纵使盛来无处著,雪堂自有老师兄。

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,未至,大雨,筠水泛滥,没南市,登北岸,败刺史府门。
盐酒税治舍,俯江之漘,水患尤甚。
既至,敝不可处,乃告于郡,假部使者府以居。

玉叶重英意已芽,新移竹外小横斜。


东斋何事春工晚,铁树已花梅未花。

冠盖如云许后陪,酒红医老上吾腮。


转旋舞影乾坤窄,摇撼歌声风雨来。


鱼网撒池莲叶老,龙涎熏坐桂花开。

搔发满爪垢,扑衣满襟尘。
百年信几时,吾生苦纷纭。


黄河源从天上流,忽然河底为沙丘。

隔竹已见月,清光度溪来。


移影上素壁,与我相徘徊。


是夜正中秋,天地雾露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