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春浦南来元不到,画桡偶复入鸥群。


人家远火林间见,船底微波枕上闻。


山口正衔初出月,渡头未散欲归云。

名酝羔儿拆密封,香粳玉粒出新舂。


披绵珍䱹经旬熟,斫雪双螯洗手供。


吟罢欲沉江渚月,梦回初动寺楼钟。

久向人间隐姓名,看花几到武昌城。


一壶春色常供醉,万里烟波懒问程。


斜日挂帆堤外影,便风击鼓驿前声。

新雁南来岁又残,萧萧风雨暗江干。


客疏似悉尔来病,酒薄不禁如许寒。


草络篱头花尚碧,树当浦口叶初丹。

夜榜孤舟掠岸行,村墟频过不知名。


绕枝倦鹊寒无影,脱网奔鱼远有声。


两纸忽惊残历尽,一杯聊慰旅怀情。

摇落园林探借春,耄期诗酒肯输人。


狂时湖海犹嫌迮,达处羲农亦未淳。


木叶蔽身如盛服,藜羹加糁即常珍。

冉冉流年不贷人,东园青杏又尝新。


方书无药医治老,风雨何心断送春。


乐事久归孤枕梦,酒痕空伴素衣尘。

一叶轻舟一破裘,飘然江海送悠悠。


闲知睡味甜如蜜,老觉羁怀淡似秋。


失侣云间孤雁下,耐寒波面两凫浮。

晤语无人与遣愁,出门聊复弄轻舟。


山穿烟雨参差出,水赴陂塘散漫流。


隔叶雄雌鸣谷鸟,傍林子母过吴牛。

娥江西路石帆东,身寄鸥波浩荡中。


叠叠沙痕留浦岸,疏疏日影透渔篷。


诗人无复同盟在,酒债何时一洗空。

病侵衰境频须药,日漏寒云旋作晴。


幽鸟唤回残枕梦,蛮童扶下野堂行。


书生本自安穷处,丰岁何妨乐太平。

谁采桄榔寄一枝,北来万里为扶衰。


风光最爱初寒候,怀抱殊胜未老时。


闲引微泉成曲涧,尽除枯蔓补疏篱。

长堤行尽古河濆,小市人稀雾雨昏。


枥马垂头啮菅草,驿门移路避槐根。


断碑零落苔俱遍,漏壁微茫字半存。

杏子青青梅子酸,山园转眼又春残。


老怀岂复少年乐,病骨不禁清晓寒。


学术背时甘义堕,功名无路久心阑。

野外偏于看雨宜,映空渡水细如丝。


川云借润支琴石,涧水分流洗药池。


未肯高眠成老态,却缘危坐得新诗。

不迁比景戍交河,三径归来得已多。


应俗愈疏身老大,读书渐废意蹉跎。


闲从孙叟苏门啸,醉和荆卿易水歌。

老鹤辽天兴未穷,此生光景自匆匆。


家为逆旅相逢处,身在严装欲发中。


涩眼尚于书有味,孤愁殊觉酒无功。

淋漓百榼宴江楼,秉烛挥毫气尚遒。


天上但闻星主酒,人间宁有地埋忧。


生希李广名飞将,死慕刘伶赠醉侯。

挽住征衣为濯尘,阆州斋酿绝芳醇。


莺花旧识非生客,山水曾游是故人。


遨乐无时冠巴蜀,语音渐正带咸秦。

残年作客遍天涯,下马长亭便似家。


三叠凄凉渭城曲,数枝闲澹阆中花。


襞笺授管相逢晚,理鬓熏衣一笑哗。

郁蒸作不解,风雨来有信。


岂惟窗户清,更喜草木润。


简编既陈前,灯火亦可近。

江天雨霁秋光老,野气川云净如扫。


投空飞鸟杂落叶,极目斜阳衬衰草。


平沙争渡人鹄立,长亭下马障泥湿。

陆子壮已穷,百计不救口。


蜀道如上天,十年厌奔走。


还乡困犹昨,负郭无百亩。

牧羊知治民,解牛得养生。


一理傥造微,何事不可明。


我老抱病久,颇窥古人情。

老躯百病集,颓然仰天呼。


汝病勿怨天,药石幸可扶。


寓形天地间,疾病谁能无。

桑落可酿酒,草枯可呼鹰。


平生当此时,意气十倍增。


即今境界别,千钱买短篷。

风如拔山怒,雨如决河倾。


屋漏不可支,窗户俱有声。


乌鸢堕地死,鸡犬噤不鸣。

还家痛饮洗尘土,醉帖淋漓寄豪举。


石池墨沈如海宽,玄云下垂黑蛟舞。


太阴鬼神挟风雨,夜半马陵飞万弩。

北风撼山势岌岌,老夫倚杖檐前立。


贪看白雨掠地风,飘洒不知衣尽湿。


当年入朝甫三十,十丈胡尘叩江急。

沽酒黄叶村,炊饭红蓼岸。


居人不孰何,正作渔父看。


渔父我所羡,尚恐不得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