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诸公共赋反招隐,细字斜行肯见传。


语到淮南小山作,人如江左永和年。


一窗萝月禁春瘦,万壑松风撼昼眠。

忆昨初受命,同下紫宸朝。


问君当何之,笑指北斗杓。


共念到几时,春风约回镳。

君家白鹤白雪毛,我家白兔白玉毫。
谁将赠两翁,谓此二物皎洁胜琼瑶。


已怜野性易驯扰,复爱仙格何孤高。

忆昨初为亳守行,暂休车骑汝阴城。


喜君再共樽俎乐,怜我久怀丘壑情。


累牍已尝陈素志,新春应许遂归耕。

谁言颍水似潇湘,一笑相逢乐未央。


岁晚君尤耐霜雪,兴阑吾欲返耕桑。


铜槽旋压清樽美,玉麈闲挥白日长。

醉翁丰乐一闲身,憔悴今来汴水滨。


每听鸟声知改节,因吹柳絮惜残春。


平生未省降诗敌,到处何尝诉酒巡。

平生孤拙荷公知,敢向公前自炫诗。


忧患飘流诚已甚,文辞衰落固其宜。


非高仅比巴音下,少味还同鲁酒漓。

老大惜时节,少年轻别离。


我歌君当和,我酌君勿辞。


艳艳庭下菊,与君吟绕之。

吾闻海之大,物类无穷极。


虫虾浅水间,蠃蚬如山积。


毛鱼与鹿角,一龠数千百。

与君结交游,我最先众人。


我少既多难,君家常苦贫。


今为两衰翁,发白面亦皴。

不作流水声,行将二十年。
吾生少贱足忧患,忆昔有罪初南迁。


飞帆洞庭入白浪,堕泪三峡听流泉。

君子忽我顾,贫家复何有。


虚堂来清风,佳果荐浊酒。


简编记遗逸,论议相可否。

别君今几时,岁月如插羽。


悠悠寝与食,忽忽朝复暮。


纷纷竟何为,凛凛还自惧。

寒夜分曹直,严城隔几层。


予惭批凤诏,君叹守萤灯。


病骨羸漳浦,官书蠹羽陵。

泥沙难振拔,谁复问穷通。


莫讶提壶赠,家传枕曲风。


成谣独酌后,深意片言中。

清淮南岸家山树,黑水东边第一栽。


影近画梁迎晓日,香随绿酒入金杯。


根留本土依江润,叶起寒棱映月开。

扬州从事夜相寻,无限新诗月下吟。

初服已惊玄发长,高情犹向碧云深。

语馀时举一杯酒,坐久方闻四处砧。

忽惊金印驾枝轓,遂别鸣珂听晓猿。


碧落仙来虽暂谪,赤泉侯在是深恩。


玉环庆远瞻台坐,铜柱勋高压海门。

昨日看成送鹤诗,高笼提出白云司。


朱门乍入应迷路,玉树容栖莫拣枝。


双舞庭中花落处,数声池上月明时。

清羸隐几望云空,左掖鸳鸾到室中。


一卷素书消永日,数茎斑发对秋风。


菱花照后容虽改,蓍草占来命已通。

曾遭飞语十年谪,新受恩光万里还。


朝服不妨游洛浦,郊园依旧看嵩山。


竹含天籁清商乐,水绕庭台碧玉环。

今日油幢引,他年黄纸追。


同为三楚客,独有九霄期。


宿草恨长在,伤禽飞尚迟。

谭笑在岩廊,人人尽所长。


仪形见山立,文字动星光。


日运丹青笔,时看赤白囊。

律吕同声我尔身,文章君是一伶伦。


众推贾谊为才子,帝喜相如作侍臣。


次韵千言曾报答,直词三道共经纶。

近日金銮直,亲于汉珥貂。


内人传帝命,丞相让吾僚。


浙郡悬旌远,长安谕日遥。

飘然逐客出都门,士论应悲玉石焚。


高位纷纷谁得志,穷途往往始能文。


柴桑今日思元亮,天禄何时召子云。

冯侯天马壮不羁,韩侯白鹭下清池。


刘侯羽翰秋欲击,吴侯葩萼春争披。


沈侯玉雪照人洁,萧洒已见江湖姿。

素心非不慕前修,自怪因循欲白头。

猎较趣时终琐琐,画墁营职信悠悠。

濠梁最忆知鱼乐,牢策翻惭为彘谋。

皖城终岁静如山,府掾应从到日闲。


一水碧罗裁缭绕,万峰苍玉刻孱颜。


旧游笔墨苔今老,浪走尘沙鬓已斑。

溪谷溅溅嫩水通,野田高下绿蒙茸。


和风满树笙簧杂,霁雪兼山粉黛重。


万里有家归尚隔,一廛无地去何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