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生蒸民,为之鼻口。


美者可嚼,芬者可嗅。


美必有恶,芬必有臭。

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,五斗黄泥一钟水,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,归来羯鼓打凉州。


但向空山石壁下,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。


流泉无弦石无窍,强名水乐人人笑。

灞浐风烟函谷路,曾经几度别长安。


昔时蹙促为迁客,今日从容自去官。


优诏幸分四皓秩,祖筵惭继二疏欢。

修既治滁之明年,夏,始饮滁水而甘。
问诸滁人,得于州南百步之近。
其上则丰山,耸然而特立;下则幽谷,窈然而深藏;中有清泉,滃然而仰出。

红树青山日欲斜,长郊草色绿无涯。


游人不管春将老,来往亭前踏落花。

造化无情不择物,春色亦到深山中。


山桃溪杏少意思,自趁时节开春风。


看花游女不知丑,古妆野态争花红。

春云淡淡日辉辉,草惹行襟絮拂衣。


行到亭西逢太守,篮舆酩酊插花归。

绿树交加山鸟啼,晴风荡漾落花飞。


鸟歌花舞太守醉,明日酒醒春已归。

陵阳游观吾所好,恨不即过众乐亭。


尝闻仿佛入梦寐,吟笔自欲图丹青。


千峰秀出百里外,忽于其上峥檐楹。

使君幕府开东部,名高海曲人知慕。


舣船谈笑政即成,洗涤山川作嘉趣。


平泉浩荡银河注,想见明星弄机杼。

亭前活水破轻冰,渐见游鯈傍石棱。


老子自知鱼乐处,不须庄惠与同登。

避雨孤篷泊柳阴,潮回溪曲稻花深。


有时白鹭窥鱼下,竟日青蛙伴我吟。


酒敌无人情落漠,云乡何处老侵寻。

颜巷久已空,颜井固不迁。


荆榛翳蔓草,中有百尺泉。


谁复饮此水,裹饭耕废田。

君不见武安前堂立曲旃,官高利厚多忧患。
又不见夏侯好妓贫无力,帘箔为衣人莫识。

两人操行虽不同,辛苦经营实如一。

尚忆池塘梦阿连,当时此意惜无传。


薪车不障洪河决,乔木终随故国颠。


柳下煅工真得道,竹林酒友谩称贤。

远山云迷颠,近山净如沐。


客子曳竹舆,伊鸦过山麓。


我行一何迟,时序一何速。

泠泠幽谷泉,近在青峰下。


使君去穷源,林外留车马。


一径穿筱深,蔽日复潇洒。

神物藏胜地,深林隐苍峰。


威夷渡浅岭,爱此泉一钟。


古今未见赏,荒然草苔封。

春禽弄晴朝,秋虫吟雨夕。


风和振兰芳,露寒滋菊色。


万物苟得所,随时各有适。

横桥通废岛,华宇出荒榛。


风日逢知已,湖山得主人。


使君如独乐,众庶必深颦。

路穷平楚近还疑,忽敞空亭碧四垂。


延尽绪风仍岸帻,踏残凉月更飞卮。


催花别按渔阳掺,拂藓仍看幼妇碑。

日暮西风吹竹枝,天寒杖履独来时。


门前流水清如镜,照我星星两鬓丝。

趣收霜后实,供我洞庭春。


未暇三百颗,作书怀故人。

令君架亭乐荒幽,得地适与万景投。


亭成虽名为众乐,地僻无客谁与游。


讼休民去吏随散,独有文字与令留。

河阳种花春已滋,彭泽酿酒醉无期。


宣城家声故未泯,单父弦歌方尔为。


会知丘壑潜高兴,新作池塘出梦思。

城西陵谷几推移,仍有中亭玉树枝。


从政真同傲吏隐,赏心能与古人期。


诛茅改筑成芳榭,引水交流涨曲池。

层峦高与赤霄通,节岁欢娱众庶同。


庭有美音非独乐,会当炎暑自多风。


山川胜势栏杆下,井径追游月色中。

双阁壮缁林,一亭馀古屋。


庭垂祖师柏,风动禅房竹。


山禽语昼寂,岩花吐秋馥。

石散山形在,池乾水意存。


游心山水外,至乐不容言。

解罢朝衫及暮龄,闲拈竹杖过茅亭。


山明隔岸腾初日,雾下高林带落星。


萱草叶齐春冉冉,紫荆花发晓冥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