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高萝引蔓长,插楥垂碧丝。


西窗夜来雨,无人领幽姿。

蒹葭被洲渚,凫鹜方容与。
但闻歌竹枝,不见题鹦鹉。

危构压江东,江山形胜雄。
但闻竹枝曲,不见胡床公。

胜概今犹昨,层楼栖燕雀。
但闻歌竹枝,不见乘黄鹤。

南浦下鱼筒,孤篷信晚风。
但闻竹枝曲,不见沧浪翁。

西戍长回首,高城当夏口。
但闻竹枝歌,不见行吟叟。

北渚芙蓉开,褰裳拟属媒。
但闻竹枝曲,不见莫愁来。

露湿云罗碧,月澄江练白。
但闻竹枝歌,不见骑鲸客。

隔岸东西州,清川拍岸流。
但闻竹枝曲,不见青翰舟。

莫把雕檀楫,江清如可涉。
但闻歌竹枝,不见迎桃叶。

庾岭岧亭陇驿遥,梅开忽近岁之朝。


折来烛下炉前玩,只恐琼枝暖易消。

放歌曾作昔年游,千树梅花滇海头。


宝髻斜簪光照座,一船丝竹载梁州。

索笑寻檐花不应,被花恼彻为花憎。


舞筵东望开金盏,渴杀西川杜少陵。

夜来偷醉早梅傍,风致何人继陆郎。

禁酒国中佳节换,樽前谁唤点酥娘。

么凤丛边鹤膝枝,孤山清梦水仙祠。


觉来寒影谁能写,苦忆逃禅老补之。

闭户先生何太痴,梅花开遍不吟诗。


岁寒三友交情澹,却似无怀上古时。

开自多情茖亦香,残英点缀曲堤傍。


织成白地光明锦,合与无功作醉乡。

村姑只恐是花神,花信前头报早春。


奇树芳滋休冷眼,好从初地唤真真。

探梅人似放鱼人,只道梅稍粉未匀。


不向村姑钗上见,那知虚负一年春。

蜀人不信秦川好,食蔗从梢未及甘。


当道沙尘类河北,依山水竹似江南。


观形随阜饮溪鹿,云气侵山食叶蚕。

神仙避世守关门,一世沉埋百世尊。


旧宅居人无姓尹,深山道士即为孙。


天寒游客常逢雪,日暮归鸦自识村。

汲汲陷有为,昏昏堕无记。


湛然古井水,心在独无意。


读书非求解,食粟姑自遂。

苍然涧下松,不愿世雕刻。


斧斤百夫手,牵挽千牛力。


断成华屋柱,加以缀衣饰。

老佛同一源,出山便异流。


少小本好道,意在三神洲。


子房见黄石,愿封小国留。

试问西寺僧,云何古佛意。


别无安心法,但复饼师馈。


外物来无从,往亦无所至。

平湖近西垣,杖屦可以游。


偶从大夫后,不往三经秋。


盎中插蒲莲,菱芡亦易求。

至人竟安在,陶铸皆秕糠。


世俗那得知,楚楚事冠裳。


方醉狂正作,吾语未可庄。

偶自十年闲,非继七人作。


早岁漫云云,志大终落落。


齿发已半空,头颅不难度。

我生无定居,投老旋求宅。


未暇栋宇完,先问松筠碧。


床锐日益销,车辖转生涩。

麦生置不视,麦熟为一来。


我懒客亦惰,田荒谁使开。


勤事知有获,直驾独未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