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无一缕干明月,桥有千寻卧渌波。


料得人间无此景,中秋对月兴如何。

前朝无限贵公卿,后世徒能记姓名。


唯此天津桥下水,古今都作一般声。

隋唐而下贵公卿,近世风波走利名。


借问天津桥下水,当时湍急作何声。

着身静处观人事,放意闲中鍊物情。


去尽风波存止水,世间何事不能平。

绕堤杨柳轻风里,隔水楼台细雨中。


酒放半醺重九后,此时情味更无穷。

三千里外名荒服,一百年来号太平。


争似洛川无事客,何须列土始为荣。

名利从来本任才,行人不用苦相猜。


壶中日月长多少,闲步天津看往来。

溪边闲坐眼慵开,波射长堤势欲摧。


多少水禽文彩好,几番飞去又飞来。

水流任急境常静,花落虽频意自闲。


不似世人忙里老,生平未始得开颜。

堤边草色长芊芊,陌上行人自往还。


渌水欲净不得净,春风未放柳条闲。

去年桥上凭栏人,今岁桥边骑马身。


桥上桥边不知数,于今但记十三春。

渌水悠悠际碧天,平芜更与远山连。


白头老叟心无事,闲凭栏干看洛川。

烟树尽归秋色里,人家常在水声中。


数行旅雁斜飞去,一簇楼台峭倚空。

轮蹄交错未尝停,去若相追来若争。


料得中心无别事,苟非干利即干名。

凤凰楼观冷横秋,桥下长波入海流。


千百年来旧朝市,几番人向此经由。

自古别都多隙地,参天乔木乱昏鸦。


荒垣坏堵人耕处,半是前朝卿相家。

人言垂钓辩浮沉,辩著浮沉用意深。


吾耻不为知害性,等闲轻动望鱼心。

忙忙负乘两何殊,往复由来出此途。


争似不才闲处坐,平时云水绕衣裾。

阳乌西去水东流,今古推移几度秋。


四面远山长敛黛,不知终日为谁愁。

谁引长河贯洛城,銮舆东去此为轻。


洪涛不服天津束,日夜奔腾作怒声。

凤楼深处锁云烟,一锁云烟又百年。


痛惜汾阴西祀后,翠华辜负上阳天。

宠辱事多今不见,兴亡时去止堪哀。


请观今日长安道,抵暮行人犹往来。

云轻日淡天津暮,风急林疏洛水秋。


独步独吟人莫会,时时鸥鹭下汀洲。

一霎萧萧晚雨馀,凤凰楼下偶驱车。


郤诜片玉知能忆,乐广青天幸未疏。


相阔夏秋闻甚事,可亲灯火读何书。

上阳光景好看书,非象之中有坦途。


良月引归芳草渡,快风飞过洞庭湖。


不因赤水时时往,焉有黄芽日日娱。

壬子初逢雪,未多仍却晴。


人间都变白,林下不胜清。


寒士痛遭恐,穷民恶着惊。

地势东南一概倾,水流何日得安平。


天津更在急流处,无限高深并此声。

每个树边消一日,绕池行匝又须行。


异花多是非时有,好竹皆当要处生。


斜竖小桥看岛势,远移山石作泉声。

当日事。
记陌上青丝,垂垂踠地。
拖烟蘸雨,已解藏鸦未。

鲤鱼风打江潮利,五月荆州估船至。
船载沙门实月师,附得枞阳故人字。


我家垩庐同鸡栖,负薪昼夜孤儿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