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秋风吹白发,微官自萧索。


江僧何用叹,溪县饶寂寞。


楚思物皆清,越山胜非薄。

山水敦夙好,烟霞痼奇怀。


向闻乳洞胜,出岭更徘徊。


雪林缟万李,东风知我来。

游人献书去,薄暮返灵台。


传道寻仙友,青囊卖卜来。


闻莺忽相访,题凤久裴回。

来从道陵井,双木溪边会。


分首芳草时,远意青天外。


此游诣几岳,嵩华衡恒泰。

南游衡岳上,东往天台里。


足蹑华顶峰,目观沧海水。

一食复何如,寻山无定居。


相逢新夏满,不见半年馀。


听话龙潭雪,休传鸟道书。

飘蓬多塞下,君见益潸然。


迥碛沙衔日,长河水接天。


夜泉行客火,晓戍向京烟。

剃发鬓无雪,去年三十三。


山过春草寺,磬度落花潭。


得句才邻约,论宗意在南。

万岑深积翠,路向此中难。


欲暮多羁思,因高莫远看。


卓家人寂寞,扬子业凋残。

瓶钵绕禅衣,连宵宿翠微。


树开巴水远,山晓蜀星稀。


识遍中朝贵,多谙外学非。

三月山花尚未发,一春忽忽过清明。


云移列岫山无数,雪满丛林树有声。


怪石自成蹲虎势,老松谁与卧龙名。

万里南游客,交州见柳条。


逢迎人易合,时日酒能消。


浪晓浮青雀,风温解黑貂。

委曲披高下,虚明得静深。


佛香平日愿,经卷本来心。


地据三车上,尘无一点侵。

七轴莲经诵已通,定将何事作家风。


当知法界重重意,尽在云游步步中。


金臂见时犹是妄,玉毫光处未为功。

君到姑苏见,人家尽枕河。


古宫闲地少,水港小桥多。


夜市卖菱藕,春船载绮罗。

南海南边路,君游只为贫。


山川多少地,郡邑几何人。


花鸟名皆别,寒暄气不均。

满酌劝君酒,劝君君莫辞。


能禁几度别,即到白头时。


晚岫无云蔽,春帆有燕随。

少别华阳万里游,近南风景不曾秋。


红芳绿笋是行路,纵有啼猿听却幽。

律仪通外学,诗思入禅关。


烟景随缘到,风姿与道闲。


贯花留静室,咒水度空山。

夙怀高世趣,固足林壑情。


欲游名山遍,遂为庐岳行。


又访远公迹,东林气象清。

雉节居杜陵,南山常在目。


今兹羡行游,因以谢岩谷。


环锡恣探胜,棕綦方践陆。

叶下潇湘阔,杯浮岂道迟。


宾鸿不到处,危彴独行时。


翠岭祝融宅,乔松虞舜祠。

初晴天堕丝,晚色上春枝。


城下路分处,边头人去时。


停车数行日,劝酒问回期。

中峰曾到处,题记没苍苔。


振锡传深谷,翻经想旧台。


危松临砌偃,惊鹿蓦溪来。

股锡飘然指上方,翠微岩腹掩鹰房。


江山极睇才多助,竿木投机戏有场。


麝墨洗馀池溜变,玉瓷清极茗华香。

飘飘孤锡度风沙,南北由来本一家。


参透五台峰顶雪,却归大庾看梅花。

万里参师最上关,五台高处雪花寒。


出门有碍怜吾老,独枕残书梦杏坛。

离恨挂帆樯,随君远入湘。


飞花荡春影,江水不胜长。

层崖翠接尉蓝天,百太清风待皎然。


古雪难消山北面,春莺懒到寺东边。


经色渡水何妨湿,衲袖穿花更觉鲜。

渐看华顶出,幽赏意随生。


十里行松色,千重过水声。


海容云正尽,山色雨初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