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南奇宝,铸出团团如栲栳。


曾到昆仑,乞得山头玉女盆。



绛州王老,百岁痴顽推不倒。

妙供来香积,珍烹具太官。


拣芽分雀舌,赐茗出龙团。


晓日云庵暖,春风浴殿寒。

自拨床头一瓮云,幽人先已醉浓芬。


天门冬熟新年喜,曲米春香并舍闻。


菜圃渐疏花漠漠,竹扉斜掩雨纷纷。

汉廷九尺人,谁似老方朔。


那将一寸金,令足三冬学。


饷鱼欲自洗,鳞尾光卓荦。

已题一帖红消散,又封一合碧云英。


凭人寄向江陵去,道路迢迢一月程。


未必能治江上瘴,且图遥慰病中情。

老病江湖上,烦公问死生。


仙蓬虽误到,残锦只虚名。


点滴三更雨,凄凉万里情。

海东铜盆面五尺,中贮涧泉涵浅碧。


岂惟冷浸玉芙蕖,青青菖蒲络奇石。


长安火云行日车,此间暑气一点无。

解组无多日,归哉喜欲狂。


临风成邂逅,载月下沧浪。


酌酒传清影,鸣桡击素光。

谁知真患难,忽悟大光明。


日出云俱静,风消水自平。


功名几灭性,忠孝大劳生。

不与观音伴柳枝,要令奇相解公颐。


会逢白氏编书日,犹梦陶家贮粟时。


安用作盘供歃血,也胜为钵困催诗。

要学东坡寿乐全,此瓶端合供儒先。


铁如意畔无忧畏,玉唾壶傍耐岁年。


项似董宣真是强,腹如边孝故应便。

少耽章句老明农,无意为文忽自工。


戏作小诗说场圃,细看似可续豳风。

禹功远矣世犹思,谁谷吾州赖两陂。


待与閟宫碑岁月,并为神作送迎诗。

老农相戒早输官,何日爰书得少宽。


明府安知帘外事,路人却见水中瘢。

古人一念感而通,不待焚巫祭雨工。


汤反诸身防六事,汉移其咎责三公。

抱瓮区区溉旱苗,忍饥终胜似操瓢。


饮尧井水耕尧野,偶作樵歌亦誉尧。

吴中见说亦枯焦,勺水如金汲路遥。


但有清尘无洒道,不能破块止鸣条。

曾立龙墀忝近臣,深知玉座最忧民。


近传奎画蠲租赋,稽首觚棱祝圣人。

作苦三时逸在冬,安知一篑尚亏功。


愁闻地籁吹羊角,不见天瓢滴马鬃。

蘋末萧萧忽怒飞,松公欲仆竹君攲。


无人委曲镌风伯,晚稻方花最怕吹。

虽作尧时击壤民,田家忧乐尚关身。


抱珠难起龙公睡,走石谁撩飓毋嗔。

十脐縳芦大如箕。
送与酒人可百卮。
答一墨脐苦无诗。

大府征西接上材,参差飞诏出蓬莱。


金华石室双仙去,玉洞天台二女来。


月色微茫方广寺,日光浮动妙高台。

皂盖翩褼越海头,当年椽笔照龙楼。


琅琊山水词臣醉,天姥云霞赋客游。


黄绢色丝时想像,青鞋布袜暂淹留。

褰帷霞色候朱衣,缥缈稽山入翠微。


千骑乍环秦碣转,六龙长抱夏陵飞。


公馀卧阁紬玄草,吏散行台忆紫薇。

江城秋半促骊歌,醉解鱼肠柰别何。


紫翠林峦三洞隔,丹青城阙四明多。


仙人绝徼寻方丈,大士高空谒浦陀。

分陕频年召伯棠,千家巍碣颂琳琅。


才闻大纛移江右,忽睹高牙驻海傍。


月下登楼怀婺女,风前开阁谢滕王。

明发双帆大海滨,玺书遥夜出枫宸。


关中乍拟徵黄霸,河内重看借寇恂。


君子六千初仗钺,生徒四百竞攀轮。

绣斧朝持越郡前,花骢行部笔如椽。


风云西北飞扬候,海岳东南镇定年。


秋思芙蕖明玉斝,春光桃李媚琼筵。

吴山晴翠拂高车,只字风霜绕玉除。


骢马近传盐铁论,鸡林遥诵治安书。


三台色动回天后,十郡欢腾煮海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