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边客里五迎冬,争信还乡似寓公。


人事都非城郭是,独怜鸡犬识新丰。

团蒲曲几坐成痴,北看南观恍是非。


道眼已空诗眼在,梅花欲动雪花稀。

昔簉鲤庭后,尝瞻林下风。


一从随地远,五度阅星终。


教载恩勤在,惊呼梦幻空。

择对鸣珂里,宜家驷马门。


肃雍成孝敬,燕喜助平反。


阅世弥三寿,还乡忽九原。

冲和生何代,或谓游东溟。


三命谒金殿,一言拜银青。


自云多方术,往往通神灵。

问“知行合一”。


先生曰:“此须识我立言宗旨。
今人学问,只因知、行分作两件,故有一念发动,虽是不善,然却未曾行,便不去禁止。

悠悠远别几经年,极目江南思渺然。


客底正劳千里梦,天边忽堕五云笺。


得官自愧超迁早,济世深惭学术偏。

当年问道属高人,曾揽霞衣到紫宸。


身是三山云外侣,心无一点世间尘。


征鸿望极幽栖远,驾燕归飞洞府新。

清都绛阙,我自经行惯。
璧月带珠星,引钧天、笙箫不断。
宝簪瑶佩,玉立拱清班。

落日熔金万顷,晴岚洗剑双锋。
紫枢元是黑头公。
佳处因君愈重。

诗肠隐隐转饥雷,春困无人与唤回。


强续新诗终不似,空传衣钵向黄梅。

先生笔势挟风雷,春色先从笔底回。


却笑粗官成漫与,望林止渴竟无梅。

伐山万鼓震春雷,春乡家山挽得回。


定自君王思苦口,便同金鼎荐盐梅。

闭门静观心,踵息閟天和。


从渠江头人,尺水一丈波。

栈羊割肥红,社瓮拨浓绿。


再拜为亲寿,起舞自作曲。

我程可默数,中秋过江池。


趁得江南米,新舂玉满箕。

朝发方良矶,莫宿白水湾。


宽作一月程,须见江南山。

渔师来卖鱼,船小风荡漾。


得钱瞥波去,不怕江流涨。

悠然望江南,日出烟霭微。


倚门双白发,屈指待儿归。

人鱼不相及,挂颊以香饵。


因循十年错,归计觉今是。

微凉入船窗,秋水满湘浦。


过尽前头滩,只得夜来雨。

木老参天直,江清白日闲。


先生元不死,遗庙亦空山。


文采云仍似,风流正始间。

自古皆有死,徇义良独稀。


奈何燕太子,尚使田生疑。


伏剑诚已矣,感我涕沾衣。

京索先生三尺坟,秋风漠漠吐寒云。


从来有恨君多哭,今日何人更哭君。

旧草闲看即自卑,圣朝空道苦于诗。


高才眩望如明逸,新句无因似谓之。


淮甸月华攲枕静,秣陵春色按鞭迟。

宦橐书千卷。
好楼居、看山读画,烟云消遣。
造物惟将清福忌,不管西州悲泫。

柱下先生住紫岩,倚天愁岭气巉巉。


客来每托青猿报,书寄还凭白凤衔。


日上寒光生水石,月明晴翠落松杉。

杳杳诸天路,苍苍大涤山。


景舆留不得,毛节去应闲。


相府旧知己,教门新启关。

常时忆讨论,历历事犹存。


酒向馀杭尽,云从大涤昏。


往来无道侣,归去有台恩。

先生诀行日,曾奉数行书。


意密寻难会,情深恨有馀。


石桥春暖后,句漏药成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