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窃脂方纪瑞,布谷未催耕。


鱼沫依蘋渚,蜗涎上彩楹。


江湖来梦寐,蓑笠负平生。

家声赫奕盖并、凉,也解微吟锦瑟傍。


擘水取鱼湖起浪,引杯看剑坐生光。


风流别后人人忆,才器归来种种长。

轻肌弱骨散幽葩,真是青裙两髻丫。


便有佳名配黄菊,应缘霜后苦无花。

骑驴渺渺入荒陂,想见先生未病时。


劝我试求三亩宅,从公已觉十年迟。

斫竹穿花破绿苔,小诗端为觅桤栽。


细看造物初无物,春到江南花自开。

青李扶疏禽自来,清真逸少手亲栽。


深红浅紫从争发,雪白鹅黄也斗开。

甲第非真有,闲花亦偶栽。


聊为清净供,却对道人开。

承平苑囿杂耕桑,六圣勤民计虑长。


碧水东流还旧派,紫坛南峙表连冈。


不逢迟日莺花乱,空想疏林雪月光。

上穷非想亦非非,下与风轮共一痴。


翠羽若知牛有角,空瓶何必井之眉。


还朝暂接鹓鸾翼,谢病行收麋鹿姿。

古观正依林麓断,居民来就水泉甘。


乱溪赴渭争趋北,飞鸟迎山不复南。


羽客衣冠朝上象,野人香火祝春蚕。

鸟噪猿呼昼闭门,寂寥谁识古皇尊。


青牛久已辞辕轭,白鹤时来访子孙。


山近朔风吹积雪,天寒落日淡孤村。

洞里吹箫子,终年守独幽。


石泉为晓镜,山月当帘钩。


岁晚杉枫尽,人归雾雨愁。

未应将军聘,初从季直游。


绛纱生不识,苍石尚能留。


岂害依梁冀,何须困李侯。

唐初传有此,乱后不留碑。


畏虎关门早,无村得米迟。


山泉自入瓮,野桂不胜炊。

东去愁攀石,西来怯渡桥。


碧潭如见试,白塔苦相招。


野馈惭微薄,村沽慰寂寥。

翠壁下无路,何年雷雨穿。


光摇岩上寺,深到影中天。


我欲然犀看,龙应抱宝眠。

晃荡平川尽,坡陀翠麓横。


忽逢孤塔迥,独向乱山明。


信足幽寻远,临风却立惊。

昔者子舆病且死,其友子祀往问之。

清斋三千日,裂素写道经。


吟诵有所得,众神卫我形。


云行信长风,飒若羽翼生。

函谷如玉关,几时可生还。


洛阳为易水,嵩岳是燕山。


俗变羌胡语,人多沙塞颜。

蜀主窥吴幸三峡,崩年亦在永安宫。


翠华想象空山里,玉殿虚无野寺中。


古庙杉松巢水鹤,岁时伏腊走村翁。

故里樊川菊,登高素浐源。


他时一笑后,今日几人存。


巫峡蟠江路,终南对国门。

送徒既有长,远戍亦有身。


生死向前去,不劳吏怒嗔。


路逢相识人,附书与六亲。

药条药甲润青青,色过棕亭入草亭。


苗满空山惭取誉,根居隙地怯成形。

昔在洛阳时,亲友相追攀。


送客东郊道,遨游宿南山。


烟尘阻长河,树羽成皋间。

蓬生非无根,漂荡随高风。


天寒落万里,不复归本丛。


客子念故宅,三年门巷空。

二月已破三月来,渐老逢春能几回。


莫思身外无穷事,且尽生前有限杯。

谁家宅第成还破,何处亲宾哭复歌?


昨日屋头堪炙手,今朝门外好张罗。


北邙未省留闲地,东海何曾有定波。

陋巷孤寒士,出门苦恓恓。


虽云志气高,岂免颜色低。


平生同门友,通籍在金闺。

万重青嶂蜀门口,一树红花山顶头。


春尽忆家归未得,低红如解替君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