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客星无定影,惊鹊又迁枝。


避地仍多阻,还家未有期。


东桥花月夜,南浦蕙风时。

王子回船,还只是、戴公无兴。
试思之、雪中林壑,琼辉玉映。
佳客冲寒来半夜,主人扫雪开三径。

南浦新声喜雨篇,不须艳曲唱婵娟。


惠连池草偕灵运,杜甫檐花对郑虔。


巳见清风生羽扇,更闻流水入琴弦。

舟胶水浅似坳堂,忽尔宵残雨送凉。


原色未须歌涤涤,滩声最喜听浪浪。


望中笑电生矫矢,梦里雷车借阿香。

自觉山人胆足夸,行年七十走天涯。

公然一万三千里,听水听风笑到家。

迎门儿女庆团圞,邻里争当远客看。

霜月两澄鲜,孤篷夜悄然。


自携双鬓雪,独对一江烟。


僵树立如铁,寒星摇满天。

洛友寂寂约,省骑霏霏尘。


游僧步晚磬,话茗含芳春。


瑶策冰入手,粉壁画莹神。

万株古柳根,挐此磷磷溪。


野榜多屈曲,仙浔无端倪。


春桃散红烟,寒竹含晚凄。

大道与众往,疾驱只自尘。


徐行听所之,何者非吾身。


却过白鹤峰,鸡犬来相亲。

东墙瘦菊早开花,九日金钿已自嘉。


黍麦候迟初响瓮,米盐法细未还家。


泼醅昨夜惊泉涌,洗盏今晨听妇夸。

红炉厄夏景,团扇悲秋凉。


来鸿已遵渚,去燕亦辞梁。


冰蚕怀冻薮,火鼠安炎乡。

我来适恶岁,斗米如珠量。


何时举头看,岁月守心房。


念我东坡翁,忍饥海中央。

浊醪能使客忘家,屈指归期已有涯。


鱼化昨宵惊细雨,鹿鸣他日饮寒花。


已谙江上肴蔬薄,莫笑衙前鼓笛哗。

门前溪水似渔家,流浪江湖归未涯。


邂逅高人来说法,支离枯木旋开花。


诸生试罢书如积,剧县归时讼正哗。

只隔墙东便是家,悁悁还似在天涯。


客心不耐听松雨,归信犹堪饮菊花。


剪烛看书良寂寞,披沙见玉忽喧哗。

偶然倾盖接清言,不觉门前昼漏传。


老病低摧方伏枥,壮心坚锐正当年。


莫嫌客舍一杯酒,试论灊山三祖禅。

新秋风月正凉天,空馆相看学坐禅。


满榻诗书愁病眼,隔墙砧杵思高眠。


霜飞一叶凋琼玉,风绕双松奏管弦。

昼短图书看不了,夜长鼓角睡难堪。


老怀骚屑谁为伴,心地空虚成妄谈。


酒少不妨邻叟共,病多赖有衲僧谙。

吾兄昔在朝,屡欲请会稽。


誓将老阳羡,洞天隐苍崖。


时事乃大谬,宁复守此怀。

五年寓黄阁,盛服朝玄端。


愧无昔人姿,谬作奇章迁。


还从九渊底,回望百尺巅。

大道如衣食,六经所耕桑。


家传易春秋,未易相秕糠。


久种终不穫,岁晚嗟无粮。

舜以五音言,二雅良褊迫。


变风犹井牧,驱人遂阡陌。


周馀几崩坏,况经甫与白。

尝闻左师言,少子古所喜。


二儿从两父,服辱了百事。


佳子何关人,自怪馀此意。

幽忧如蛰虫,雷雨惊奋豫。


无根不萌动,有翼皆鶱翥。


嗟我独枯槁,无来孰为去。

故山纵得归,无复昔遗老。


家风知在否,后生恐难保。


似闻老翁泉,曾作泥土燥。

莫言三谪远,归路近庾岭。


谁怜东坡穷,垂老徙此景。


幸无薪炭役,岂念冰雪冷。

南方霜露多,虽寒雪不作。


北归亦何喜,三年雪三落。


我田在城西,禾麦敢嫌薄。

重门闭不开,乌鸟相呼乐。


晨晖转帘影,微风响松末。


喧哗适已定,寂历方有觉。

小儿不知老人意,贺我明年四十二。


人生三十百事衰,四十已过良可知。


少年读书不晓事,坐谈王霸了不疑。

铜镮玉锁闭空堂,腕脱初惊笔札忙。


红烛遥怜风雪暗,黄封微泻桂椒香。


光明坐觉幽阴破,温暖深知覆育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