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宝玦谁家子,长闻侠骨香。


堆金买骏骨,将送楚襄王。

武帝爱神仙,烧金得紫烟。


厩中皆肉马,不解上青天。

小树开朝径,长茸湿夜烟。

柳花惊雪浦,麦雨涨溪田。

古刹疏钟度,遥岚破月悬。

公都子曰:“滕更之在门也,若在所礼,而不答,何也?”

孟子曰:“挟贵而问,挟贤而问,挟长而问,挟有勋劳而问,挟故而问,皆所不答也。
滕更有二焉。

王子垫问曰:“士何事?”孟子曰:“尚志。
”曰:“何谓尚志?”


曰:“仁义而已矣。
杀一无罪,非仁也;非其有而取之,非义也。

孟子曰: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
食之以时,用之以礼,财不可胜用也。
民非水火不生活,昏暮叩人之门户,求水火,无弗与者,至足矣。

孟子曰:“霸者之民,驩虞如也;王者之民,皞皞如也。
杀之而不怨,利之而不庸,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。

淡溪居士登九龄,朱颜青鬓如后生。
横拖仙人绿玉杖,倒诵上帝黄庭经。

璇霄仙籍书姓名,丹霞染诰金花绫。

皤皤河滨叟,相遇似有耻。


辍榜聊问之,答言尽终始。


一生虽贫贱,九十年未死。

《易》曰“天地闭,贤人隐”又曰“遁世无闷”又曰“高尚其事”又曰“幽人贞吉”《论语》“作者七人”,表以逸民之称。
又曰“子路遇荷蓧丈人,孔子曰:隐者也”又曰“贤者避地,其次避言”又曰“虞仲,夷逸,隐居放言”品目参差,称谓非一,请试言之:夫隐之为言,迹不外见,道不可知之谓也。
若夫千载寂寥,圣人不出,则大贤自晦,降夷凡品。

宗越,南阳叶人也。
本河南人,晋乱,徙南阳宛县,又土断属叶。
本为南阳次门,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,襄阳多杂姓,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,辨其高卑,觊之点越为役门。

颜延之,字延年,琅邪临沂人也。
曾祖含,右光禄大夫。
祖约,零陵太守。

王华,字子陵,琅邪临沂人,太保弘从祖弟也。
祖荟,卫将军,会稽内史。
父,廞,太子中庶子,司徒左长史。

张茂度,吴郡吴人,张良后也。
名与高祖讳同,故称字。
良七世孙为长沙太守,始迁于吴。

《五行传》曰“简宗庙,不祷祠,废祭祀,逆天时,则水不润下”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。
又曰“听之不聪,是谓不谋。
厥咎急,厥罚恒寒,厥极贫。

言天者有三家,一曰宣夜,二曰盖天,三曰浑天,而天之正体,经无前说,马《书》、班《志》,又阙其文。
汉灵帝议郎蔡邕于朔方上书曰“论天体者三家,宣夜之学,绝无师法。
《周髀》术数具存,考验天状,多所违失。

六载风光不系跟,逢春能几见家园。


相怜何事轻相失,花木凄然亦与喧。

屈指光阴卅载前,那知立校竟同年。
几经沧海桑田变,成绩依然盈万千。
病马思旧槽,穷鸟恋枯枝。
岂敢怨寒苦,实命不逢时。
伊余生不辰,遭世乱日滋。

三十三年,今谁存者?


算只君与长江。


凛然苍桧,霜干苦难双。


闻道司州古县,云溪上、竹坞松窗。

远人罹水旱,王命释俘囚。


分县传明诏,寻山得胜游。


萧条初出郭,旷荡实消忧。

卷卷长廊走黄叶,席帘垂地香烟歇。


主人待来终不来,火红销尽灰如雪。

扬雄老无子,冯衍终不遇。


不识孔方兄,但有灵照女。



家藏古今帖,墨色照箱筥。

太公渭川水,李斯上蔡门。


钓周猎秦安黎元,小鱼㕙兔何足言。



天张云卷有时节,吾徒莫叹羝触藩。

对月那无酒,登楼况有江。


听歌惊白鬓,笑舞拓秋窗。


尊蚁添相续,沙鸥并一双。

明月生长好,浮云薄渐遮。


悠悠照边塞,悄悄忆京华。


清动杯中物,高随海上查。

峡险江惊急,楼高月迥明。


一时今夕会,万里故乡情。


星落黄姑渚,秋辞白帝城。

尝读唐实录,国家草昧初。


刘裴建首义,龙见尚踌躇。


秦王拨乱姿,一剑总兵符。

威弧不能弦,自尔无宁岁。


川谷血横流,豺狼沸相噬。


天子从北来,长驱振凋敝。

贤良归盛族,吾舅尽知名。


徐庶高交友,刘牢出外甥。


泥涂岂珠玉,环堵但柴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