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诚翁仅有四千首,惟放翁几满万篇。


老子胸中有残锦,问天乞与放翁年。

纵心以后决求归,曰耄之年永息机。


蔬食不消人祝饐,布裘安用妾熏衣。

八十馀岁老儒生,见帝谆谆劝力行。


应被伏生辕固笑,两贤终是十年兄。

逃秦博士浮丘伯,传说今犹在海中。


自古仙多儒者做,安知吾不蹑高风。

文叔差增似往时,君房只是向来痴。


谁知有个羊裘叟,汉鼎悬渠一钓丝。

汉承秦后古书亡,太息高文总未遑。


六叶蒲轮迎一老,元来却是议明堂。

至道之精以治身,推其土苴足经纶。


矢诗自儆侬衰惰,未有工夫儆国人。

就莆食菜国恩优,昼锦全胜万里侯。


却笑向来师尚父,磻溪不老老营丘。

云里金乌瞥见些,屋山鹊语亦查查。


侵晨扫径开篱户,童子知翁出看花。

花外小车时出游,有佳风月亦登楼。


水晶宫与人间相,把乞先生未点头。

姑山糠秕铸尧舜,铁拐刀圭度吕钟。


结裹诸君成禹孟,可能不是老夫功。

病来岂有力迎缓,耄及已将家付康。


干蛊久劳小儿子,探丸未遇大医王。

久匣菱花懒一窥,都忘挟弹洛阳时。


若非病起临池水,白尽须眉不自知。

经月龙钟少下床,土花上壁笋穿墙。


不知老去无筋力,犹自支吾探海棠。

一阵狂风吹彩云,猩红万点落缤纷。


人间无处堪翻诉,说向天公似不闻。

青帝施恩野老家,分张红白乞年华。


安知巽二无斟酌,吹尽先生一架花。

谬叨虚奖每惭颜,奇字新经未一斑。


除却骑驴搜句外,了无些子似钟山。

夜起饭牛薄暮舂,古人既老始明农。


残年尚欲勤东作,未肯将身旁瘦筇。

诛虎窃弓谁继者,留邕执笔定何如。


东都台阁犹多士,未便无人续汉书。

柱史颂卿压病身,年高拜立两愁人。


龙钟忽被还山诏,腰脚于今得欠伸。

院吏忙抄诏草辞,家奴却负锦囊随。


更无客议坡公制,一任人嘲李老诗。

向来宠辱皆虚假,老去亲冤两扫平。


岂有陈三送迁客,亦无邢七卖先生。

汗脚谁教上玉台,却寻前路系芒鞋。


自嫌到了无仙分,已踏金鳌跌下来。

玉局摛文毫尚湿,金华开卷席犹温。


不妨缴纳朝堂了,帝赐新衔号后村。

曝背聊披陶子絮,压衣且系吕公绦。


可怜太白心犹騃,不著蓑衣著锦袍。

乞骸亲奉留行诏,擢发犹蒙掩覆恩。


泽畔累臣回首处,汤村已远更徐村。

苇间一叶且延缘,奎壁祥光上烛天。


定有异人遥望气,个船不是米家船。

和靖湖边冷笑人,白头来恋属车尘。


此行莫与孤山诀,重见除非是后身。

翁与梅花即主宾,月中缟袂对乌巾。


不知卫玠何为者,举世推他作玉人。

有香影处即追攀,岂必西湖水月间。


若问何人传此诀,后村翁授小孤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