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丹阳太守意如何,先谒茅卿始下车。


展节事君三黜后,收心奉道五旬馀。


回寻灵药逢芝圃,欲叩真关借玉书。

都城落日马萧萧,雨压春风暗柳条。


天际归艎那可望,只将心寄海门潮。

潮上水清浑。
棹影轻于水底云。
去意徘徊无奈泪,衣巾。

锦带吴钩,征思横雁水。
夜吟敲落霜红,船傍枫桥系。
相思不管年华,唤酒吴娃市。

生憎行路与心违,又逐孤帆擘浪飞。


吴岫涌云穿望眼,楚江浮月冷征衣。


长歌悲似垂垂泪,短梦纷如草草归。

纶阁九华前,森沈彩仗连。


洞门开旭日,清禁肃秋天。


霜满朝容备,钟馀漏唱传。

风暖曲江花半开,忽思京口共衔杯。


湘潭云尽暮山出,巴蜀雪消春水来。


怀玉尚悲迷楚塞,捧金犹羡乐燕台。

欲居江上山,试与问京岘。


尝观鲍家诗,心慕已不浅。


行当卜结庐,依农事清亩。

谓公天下才,非专一方惠。


及此作舆梁,力行无钜细。


既异国侨为,将同傅岩济。

季札墓傍碑,古称尼父篆。


始沿春秋义,十字固莫浅。


磨敲任牧童,侵剥因野藓。

松竹暗山门,飕飗给青吹。


传闻宋高祖,旧宅为兹寺。


地以黑龙升,经因白马至。

信如季子贤,自昔知能几。


依约有荒祠,寂寥无奠篚。


坏梁生湿菌,古木凭山鬼。

尝闻观蹄涔,讵识海水大。


浩浩与天同,滔滔众流会。


平吞江作练,远泻河如带。

山与众山殊,寺非诸寺拟。


无面不当江,有林皆照水。


南泠隔吴会,北渡通扬子。

江头潮正平,日照土山口。


坐见远来舟,高帆忽前后。


将随入浦风,稍度遥圻柳。

山势自北来,高城倚为固。


当时偶登临,迩者遂沦误。


微云思作雨,古树尝沾露。

堑江以为池,增山以为壁。


铁瓮喻其坚,金城非所敌。


前朝经丧乱,曾是轻锋镝。

班班上川羽,薄暮未安巢。


扰扰方外士,岁晏游远郊。


正值风霜急,晚冰随处敲。

山头百亩宫,庭下千年树。


在昔甘露霏,尝疑神物护。


阴连殿阁寒,声撼雷霆怒。

来时寒食近,且近耳,讵料竟残春。
正仆本多愁,何妨作达,官如不醉,遮莫伤神。
见此际、酒旗斜唤客,榆叶弱萦人。

微雨初晴。
洗瑶空万里,月挂冰轮。
广寒宫阙近,望素娥缥缈,丹桂亭亭。

异时连佩汉鱼符,两奏殊庭报政书。


黄屋要闻当日句,朱幡又拥使君车。


风流举世推前辈,文采须公侍禁庐。

春思浓如酒,离心乱似绵。
一川芳草绿生烟。
客里因循、重过艳阳天。

生涯扰扰竟何成,自爱深居隐姓名。


远雁临空翻夕照,残云带雨过春城。


花枝入户犹含润,泉水侵阶乍有声。

少时闻箫白玉台,一曲未终丹凤来。
金濑空明秋水浅,妙音久不闻蓬莱。


吴下老伶燕中回,能以北腔歌落梅。

家风五字作长城,四至何曾慕九卿。


问舍山林端欲老,分符湖海尚叨荣。


北南二阮俱贫士,大小两冯惭颂声。

昔人战血化为土,今人常怀昔人苦。


大江冥冥截海流,铁瓮城高排万虎。


乾坤未定龙蛇争,日月须归仁义主。

行吟向暮天,何处不悽然?


岸影几家柳,笛声何处船。


楼分瓜步月,鸟入秣陵烟。


故里无人到,乡书谁为传。

昼公评众制,姚监选诸文。


风雅谁收我,编联独有君。


馀生终此道,万事尽浮云。

竟陵兵革际,归复旧园林。


早岁为官苦,常闻说此心。


海边山夜上,城外寺秋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