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行歌坐啸往来频,俯仰之间迹已陈。


可是犹思建邺水,却应喜近洛阳尘。


十年遍阅三行阙,四海奔驰一老臣。

稍喜胡尘欲渐清,离宫双阙照层城。


不惊巷陌铜驼没,自愧儿童竹马迎。


衰谢讵堪仍簿领,病慵久已废杯行。

风物蛮乡也足夸,枫亭丹荔幔亭茶。


新潮拍岸添瓜蔓,小艇穿桥宿藕花。


愧比逋仙亭畔鹤,枉谈壮叟井中蛙。

拜衮人来斗指东,女牛招共客槎通。


消残海气空尘瘴,听彻潮声自雨风。


下濑楼船迟贯月,中流木秭亘长虹。

五岭峰回东复东,烟深海国百蛮通。


灵旗一洗招摇焰,画舰双恬舶棹风。


弭节总凭心似水,联樯都负气如虹。

耕夫召募逐楼船,春草青青万顷田。


试上吴门窥郡郭,清明几处有新烟。

钓罢归来不系船,江村月落正堪眠。


纵然一夜风吹去,只在芦花浅水边。

欲就东林寄一身,尚怜儿女未成人。


柴门客去残阳在,药圃虫喧秋雨频。


近水方同梅市隐,曝衣多笑阮家贫。

不看经也不参禅,时去时来又一年。


只愿阇黎终有信,大家留取草鞋钱。

鸭脚初成绿未齐,芭蕉仍在柿阴西。


推迁节物均如此,眼界何须苦自迷。

纤絺不挂汗如倾,一霎风来梦乍惊。


自是人心有凉思,强将庭叶作秋声。

芭蕉叶密柿阴浓,散发西窗到晚钟。


霹雳一声三尺水,旱天方信有真龙。

春风桃李,比梅花时节、多些芳绿。
浩浩川原舒窈窕,是处山邱华屋。
草露含滋,林烟散晕,万象如膏沐。

复楚情何极,亡秦气未平。


雄风清角劲,落日大旗明。


缟素酬家国,戈船决死生!


胡笳千古恨,一片月临城。

又见帝城里,东风天气和。


官闲人事少,年长道情多。


紫掖发章句,青闱更咏歌。

肃肃上台坐,四方皆仰风。


当朝奉明政,早日立元功。


独对赤墀下,密宣黄阁中。

形觉清羸道觉肥,竹门前径静相宜。


一壶村酒无求处,数朵庭花见落时。


章句偶为前辈许,话言多被俗人疑。

时清只合力为儒,不可家贫与善疏。


卖却屋边三亩地,添成窗下一床书。


沿溪摘果霜晴后,出竹吟诗月上初。

年少髭须雪欲侵,别家三日几般心。


朝随贾客忧风色,夜逐渔翁宿苇林。


秋水鹭飞红蓼晚,暮山猿叫白云深。

未得青云志,春同秋日情。


花开如叶落,莺语似蝉鸣。


道合和贫守,诗堪与命争。

犬吠空山响,林深一径存。


隔云寻板屋,渡水到柴门。


日昼风烟静,花明草树繁。

卢橘花开枫叶衰,出门何处望京师。


沅湘日夜东流去,不为愁人住少时。

衰鬓辞馀秩,秋风入故园。


结茅成暖室,汲井及清源。


邻里桑麻接,儿童笑语喧。

短簿祠前树郁磻,生公台下石巉颜。


千年精气池中剑,一壑风烟寺里山。


井冽羽前茶可试,草荒支涧鹤空还。

檐树扶疏带乱鸦,萧斋只似野人家。


纸窗猎猎风生竹,土盎浮浮火宿茶。


日色射云时弄彩,雨丝吹雪不成花。

二月江南黄鸟鸣,春江千里绿波平。


朱甍碧瓦参差去,水荇兰苕次第生。


风外秋千何处笑,日斜钟鼓隔花晴。

愁云欲雪纷来族,微霰铮鏦先入竹。


舞空蛱蝶殊未下,迸瓦明珠正相逐。


仆夫无事困薪苏,乌鸟不鸣依室屋。

白云自非桃李族,阳春且止听黄竹。


江风吹苇暗天地,鸥鸟纷纷起追逐。


请看万瓦变璠玙,平日尘寰无此屋。

红葵有雨长穗,青枣无风压枝。


湿础人沾汗际,蒸林蝉烈号时。

喜秋晴。
淡云萦缕,天高群雁南征。
正露冷初减兰红,风紧潜雕柳翠,愁人漏长梦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