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破波光如镜,三翼轻舟。
对雨馀、重岩叠嶂,何妨影堕清流。
望芙蕖、渺然如海,张云锦、掩映汀洲。

冷云收,小园一段瑶芳。
乍春来、未回穷腊,几枝开犯严霜。
傍黄昏、暗香浮动,照清浅、疏影低昂。

忆秋宵,画堂深处帘垂。
映初三、弓蟾新浴,明珠仙掌凝肌。
仿佛似、何郎傅粉,也得使、南部低眉。

笑栖香,从来苑废台荒。
忆侯门、繁华何在,分明梦觉黄梁。
便经营、乌衣逆旅,只收藏、半榻缥缃。

魏都雄,凤皇飞观云间。
佩麟符、荀池元老,暂辞西省仙班。
憩甘棠、地澄远籁,咏华黍、河卷惊澜。
试放眼,此地名山多少。
尽古今、酒徒词客,奇怀着意搜讨。
倚高楼、无言静对,伴孤云、看尽飞鸟。
晚春天。
柳丝初透晴烟。
黯离怀、绿房深处,艳游曾记当年。
尺缣残,俊人再聚西园。
送芦笳、边风绝远,欢场许驻韶颜。
听莺回、晴窗染绀,浮花去、春渚拖蓝。
小庭前,象板瑶樽齐设。
纳新凉、宜呼蜡炬,半遮无碍清澈。
是何人、巧装密钉,一层云、一层明月。
听声声。
城头画角哀鸣。
怪无端、频来枕上,梦魂欲定还惊。

人间世,偶然攘臂来游。
何须恁、乾坤角抵,又成冷笑俳优。
且宽心、待他天命,谩鼓舌、夸吾人谋。

认霜绡。
烟丝粉晕轻飘。
隐隐见、云开花弄,一轮明月堆高。
晚烟空,孤亭碧霭蒙蒙。
点春华、数行疏柳,柔丝漾出微风。
燕飞来、空梁泥落,莺歌处、上宛春浓。
怪东风,吹得韶华无几。
只留他、残红一朵,美人头上摇曳。
叹西湖、风光非昔,向登临谁会深意。
笑先生。
懒云妨了躬耕。
正东轩、招宾置酒,荼蘼只有空棚。
荡胸襟,鲈乡风景幽深。
记当时、三高游衍,踪迹尚许重寻。
篾蓬欹、捞虾雪渚,萍茵碎放鸭烟浔。
晚云归,小楼又作阴凉。
霎儿间,恨桐招雨,西风叶叶商量。
醒时心、又还南浦,愁边句、多在夕阳。
古维扬。
天生佳丽名邦。
芳树里、绣帘斜卷,红楼十里相望。
暮山青。
汉阳烟树冥冥。
对楚天、沧波无际,似闻鼓瑟湘灵。
乍重阳,漫天清露珠垂。
听鸣秋、千林黄叶,飙飙寒色侵肌。
也记起、玉妃贴鬓,也记起、青女低眉。
问昭亭、故迹遗留多少。
有良朋、青鞋布袜,穿云烂漫寻讨。
爱苍霞、翩然放杖,仰层峰、高挂啼鸟。
几声天外归鸿。
庆佳辰。
熊罴协梦生申。
记当年、曾游月殿,笑谈高跃龙津。
又恹恹,过了清明时节。
忆西园、杏花落后,昔年于此曾别。
见无情、绣帆挂也,到黄昏、断泪凝睫。
夜未央,蛩声一片侵床。
漏滴沥、云颓雨咽,谱成半枕凄凉。
空怅望、纤林带月,不堪闻、孤雁啼霜。
正惊秋、满树风呜悽恻。
卸归帆、系将小艇,慢携池上游屐。
计年来、剪灯割韭,共山茨,几度晨夕。
倚回廊。
西风初透罗裳。
夜沉沉、碧天如画,银河远泻垂杨。
好人人。
去来欲见无因。
记当时、藕香倚暖,岂期蝶散鹣分。
陇头泉,未到陇下轻分。
一声声、凄凉呜咽,岂堪侧耳重闻。
细思量、那时携手,画楼高、帘幕黄昏。
淡云收、晓来春满湘中。
柳如烟、花枝如糁,万红千翠织浓。
照帘旌、微穿丽日,动罗幕、轻转香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