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多情多感仍多病,多景楼中,樽酒相逢,乐事回头一笑空。

停杯且听琵琶语,细撚轻拢,醉脸春融,斜照江天一抹红。

江左占形胜,最数古徐州。
连山如画,佳处缥渺著危楼。
鼓角临风悲壮,烽火连空明灭,往事忆孙刘。

壮观东南二百州,景于多处却多愁。


江流千古英雄泪,山掩诸公富贵羞。


北府只今唯有酒,中原在望莫登楼。

金山焦山相对起,挹尽东流大江水。
一楼坐断水中央,收拾淮南数千里。


西风把酒闲来游,木叶渐脱人间秋。

君不见七十二子从夫子,儒雅强半鲁国士。
二十八宿佐中兴,英雄多是僰阳人。


丈夫生有四方志,东欲入海西入秦。

花戟云幡拥上方。
画帘风细度春香。
银色界前多远景。

欲收嘉景此楼中,徙倚阑干四望通。


云乱水光浮紫翠,天含山气入青红。


一川钟呗淮南月,万里帆樯海外风。

灰飞百尺景愁人,断础残芜但鹿群。


对峙金焦两拳石,平分淮浙半江云。


乾坤几沸萧公镬,风浪空藏郭氏坟。

危楼还望,叹此意、今古几人曾会?鬼设神施,浑认作、天限南疆北界。
一水横陈,连岗三面,做出争雄势。
六朝何事,只成门户私计!


因笑王谢诸人,登高怀远,也学英雄涕。

落日栏干与雁平,往来疑有旧英灵。


潮生海口微茫白,麦秀淮南迤逦青。


远贾泊舟趋地利,老僧指瓮说州形。

一带青山欲尽头,精蓝深处着危楼。


下无馀地容车马,上有重檐接斗牛。


鸦落野田长趁晚,雁沉烟渚最宜秋。

怀古心情独倚楼,荻花枫叶满江秋。


地雄吴楚东南会,水接荆扬上下流。


铁瓮百年春雨梦,铜驼万里夕阳愁。

东风吹树散晴岚,独上层楼酒半酣。


拍岸潮声来海外,满江山色入淮南。


当时霸主分三国,此日吴禅老一龛。

醉拍阑干起白鸥,登临不尽古今愁。


六朝人物空流水,三国江山独倚楼。


秃发凉风吹木叶,孤城落日下帘钩。

千岩荐奇色,使我劳清瞬。


其若老僧何,不见亦无尽。

多情王粲怕登楼,谁遣人间汗漫游。


莼菜梦回千里月,蘋花老却一江秋。


人如沙燕年年别,骚到湘累字字愁。

客怀孤倚夕阳楼,烟老平芜岸岸秋。


往事六朝南北史,晴江一片古今愁。


嘅其叹矣山吞吐,何以酬之酒拍浮。

醉我一壶玉,了此十分秋。
江涛还此,当日击楫渡中流。
问讯重阳烟雨,俯仰人间今古,此意渺沧洲。

多景楼中昼掩扉,画梁不敢住乌衣。


禅房花木兵烧杀,佛寺干戈僧怕归。


山雨欲来淮树立,潮风初起海云飞。

滔滔春水东流,天阔云闲,树渺禽幽。
山远横眉,波平消雪,月缺沉钩。


桃蕊红妆渡口,梨花白点江头。

天地本无际,南北竟谁分。
楼前多景,中原一恨杳难论。
却似长江万里,忽有孤山两点,点破水晶盆。

迢迢嶓冢水,直泻到东州。
不拣秦淮吴楚,明月一家楼,何代非卿非相,底事柴桑老子,偏恁不推刘。
半体鹿皮服,千古晋貔貅。

豪杰说中州。
及此见题多景楼。
曹石当年徒浪耳,悠悠。

一合乾坤气脉连,蜜甜本不拣中边。


几千万劫本同此,百八十年何间然。


北固英雄前去古,中原文献后来贤。

老了英雄费了吟,鹿儿化马不消寻。


死生寿夭苍生命,治乱存亡上帝心。


嶓冢西来山叠叠,焦金东望海深深。

大地山河合九州,秋风吹起故乡愁。


洛山冉冉机云出,汉水潇潇巡远羞。


东望海连甘露寺,北来诗满镇江楼。

瓮城高,盘径近。
十里笋舆稳。
欲驾还休,风雨苦无准。

北望中原惨莫烟,楼头风物故依然。


后人拍得阑干碎,往日轻教眼界偏。


水撼金焦声亦怒,云连楚泗势犹全。

黯黯江云结暮阴,江楼高处一登临。


山根乱雪来双橹,天外遥青出寸岑。


归去已惭陶令赋,醉中偏爱颖师琴。

江头又见新秋。
几多愁。
塞草连天何处、是神州。